第十八章 有字天书(1 / 2)

小羽对着资料发怔。她也没有把握确定是哪部秘史。

我所知道的《秘史》太多了,波斯商人手中的“秘史”究竟会是指哪一部秘史?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进一步查询资料。

所有关于秘史与波斯人的关键词都被我查了个遍,许许多多关于波斯国的一些历史资料,与秘史的关系并不大,都只能略过。

找寻许久,终于有一个十分贴近的答案浮出了水面。

有篇资料记载着,相传13世纪,有个波斯人叫施拉德·丁,他著述了一部书叫《黄金史》,而这部《黄金史》,正是他根据蒙古秘史最古老的版本写就的。

“所以,与波斯人能扯上关系的秘史,应该就只能是《蒙古秘史》了!”刘晓激动地说。

我的直觉告诉我,是这部秘史没有错!

“马朗,我们老师曾经说过,《蒙古秘史》这书,畏兀尔体的蒙古文原本早就失传了!”小羽提醒我。

我不解的问:“那是否还有流传下来的相关的《蒙古秘史》呢?”

“这个真有!《蒙古秘史》这部元朝皇家秘而不宣的古籍,它一直都深藏在内府,

任何汉人都不得阅览,根据元史的记载,《脱卜赤颜》非可令外人(即汉人)传者,这也是为什么在元代汉人无从知晓这部编年史的原因。直到元朝灭亡后,才落入了明朝皇帝的手里。这帮明朝人呢,请来一批学士,他们把此书音译成了汉文,并逐字翻译。可让人头疼的是,通篇都是叽里咕噜的汉字注音。这么说吧,书里每一个汉字你都懂,都能认得,但是,你却不知道这些怪音到底说的是啥!是真正意义上的——‘有字天书’!”

小羽说着,就给我读出了这部书的书名——忙豁仑纽察脱卜赤颜。

“我服了……这是啥啊!”刘晓听了这9个字,蒙了。

小羽浅浅一笑,

“看吧!就说是天书吧!忙豁仑,就是蒙古,纽察的蒙语含义是秘密,脱卜赤颜指的是总籍的意思,这9个汉字连起来,就是蒙古秘史!”

“我滴妈,那这个波斯人他难道看懂了?”刘晓接着问。

“波斯人当然能看懂,波斯人当时与蒙古人交往密切。波斯那时候也是汗国的土地,地方总督是蒙古人呐!在说了,当时西方许多的使节,旅行家都到元朝来一见大汗国的风采,几国语言都互通。话说,你知道波罗家族么?就是那个非常有名的马可·波罗,他二十来岁到了元朝大都城,没多久就学会了四种语言——汉语、波斯语、蒙古语、畏兀尔语。忽必烈朝内也有专门为了几种不同语言可以相互翻译而设置的机构。那在那样的情况下,假如这部《蒙古秘史》传到了波斯人手中,他能摘录下来,写成《黄金史》,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小羽解释道。

“我分析,这位宝峰寺的元朝宰相极有可能并不知情壁画上画有秘史这本书。这本书的信息应该是后来者有人故意添加上去的。随是后期添加上去的,但手法高明,与原来的壁画可以说衔接地非常好,就像是原生一体的。”陈雷分析道。

听了雷哥的想法,我也觉得,这个寺庙壁画上的蹊跷点应该与古墓里的蹊跷点相结合在一起,我们一结合就不难发现,有一个人,曾经到过这些地方并且留下了这些蛛丝马迹。为的是引出最后的一个惊天秘密,而这个秘密在当时是避之不及的。

小羽一脸惊讶地看着我问道:“马朗,这个神秘人会不会是你们马家的老祖宗?”

“这……我……我不确定呢,可能吧……”我自己都不敢确信。

刘晓轻拍了一下壁画,叹着气道:

“哎,最最可惜的就是你们祖上那本日记只剩几页残卷,不然也不至于所有线索都要我们自己一点一点找寻了。哎……”

“刘晓,你说的极是,的确遗失了……”谈起这些,我不禁失落起来。

大家看我沉默了,都责怪刘晓话多。

我也不想大家受我心情影响,连忙打起精神,安慰起大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