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上党古墓(1 / 2)

经过昨日对上党古村落的一番询问,我们几个心中也有了点底。

上党地区最早可能要追溯到夏朝,据传远古时期,华夏始祖炎帝就曾经在此“尝百草,识五谷,教农耕”,开创了华夏的农耕文明。

到了殷商时,这里就是古黎国。他们的子民就是”黎民“,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黎民百姓“一词就源于此。

上党地处山西东南部,在太行山的西麓,上党盆地南缘。平均海拔1000多米。既然这里群山围绕,我们几个就得深入到上党的山岳之中,挖掘更多有用的线索。

姚会长告诉我们,上党地区积淀着深厚的中国文化,这里有许多的宗教建筑,古墓壁画。他推荐了我们几个古老的庙宇和古墓。让我们先去看看,也许可以找到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此处夏季植被繁茂,我们几个穿过疯长的野草,山路上到处可见硕大的奇石置于路旁,而踏出的小路上还有着拔地而起向四周攀缘的树根。

今天的目的地是壶关县——上好牢村的一座被断为宋金时期的古墓,里头据说有大幅的壁画。我们打算先去看一看这座墓室壁画,小羽和雷哥也非常感兴趣。

我们身上的大背包让我们前行地十分缓慢。我脖子上挂着一个微单,雷哥身上背着一个单反重量也不轻。深入到山中小一半路途,我建议找了个石块旁休息休息。我顺带也拍了点这边的山色。小羽穿着防晒衣,看着格外闷热。她的雾蓝色T恤的两个肩背带处都被汗水渗透了。

“马朗,我总觉得这个宋金时期的古墓壁画,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小羽不知道是给我加油打气,还是真的有这种第六感,她一脸期待地跟我说着。

“是呀,我们到了那边可以多拍点高清的照片,细细研究。”我知道小羽也对这类壁画很感兴趣。

刘晓和雷哥是急性子,催着我们继续往前了。

往前又走了三十来分钟,我们就来到了这个古墓门口。

几颗老树,叶子依然苍茂。贴地的短草有缝就长,有好几只山雀在墓前的一片野草之间觅食。一阵浓稠的静谧漫进了我们几个的身体之中。

“嚯,这墓边树荫下当真没那么热,又安静又清凉。你们觉得呢?”刘晓轻轻扇了扇手里一张大树叶。我被当下的静谧感染地没出声,慢步往里走。雷哥在前,小羽在我身后,刘晓跟在最后。

一缕阳光晒在入口旁,格外贴近我们的身体,感受到了一丝灼热。这阵灼热擦肩而过,那么短暂,但好似在提醒了我们,要敬畏,莫长久停留。

墓室的墙被周遭斑驳的光影神秘地印染着,四下缄默无言,我们在一道彩绘的立柱旁站住了,就在这个立柱的两边,一幅壁画被分成了两段,西侧绘着两名行路之中的褒衣长者,其中左方一人侧身向右,左手捋着胡须,右手前指,似有所语;右方的一个人正对前方,他的眉目低垂,左手触着额,右手自然下垂,若有所思;此二人的身后还跟着一个身背布囊的僮仆。

我们盯着这个画面,看了半天不解其意。CELINE°: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