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征服大军起航44(2 / 2)

为了此战,冯国辉也算下了血本,将陈勇这只独苗的骑兵营255骑全部带上。

只不过将娇贵的战马全部换成了大骡子,整个骑兵营只有不到60匹战马,若是闷死在船舱里,估计陈勇这个营长会气得吐血。

从西班牙人处交易得来的360多匹良马,如今都放养在烂陀山的养马场里,个顶个的金贵,也没有舍得用在此战上。

一匹良马少则二三百银币,多则五六百甚至上千银币,不但比大骡子金贵十几倍,甚至比人命都值钱。

在泗水海峡之战中,阵亡的士兵抚恤金是68银币,这相当于当地工人4年的总收入,可连良马的一条腿都买不到。

战舰汇聚,旌旗飘扬。

冯国辉满怀壮志豪情的站在“镇海”号炮舰的船舷边,对着码头上成千上万送行的群众挥手致意,然后大声命令道;

“鸣响锣鼓,全军启航,目标三宝垄地区。”

“遵命,大帅。”

伴随着号令下达,岸上和船上喧嚣的锣鼓齐鸣,一艘艘风帆大船在海风的鼓荡下,风帆兜满了海风,依次驶出了泗水港口。

在外海峡处编组成了一只长长的船队,向着西北方向的三宝垄地区急驶而去。

在泗水港口

一排立着几十个绞刑架,每个绞刑架上都悬挂着一具尸体,迎着海风飘飘荡荡。这是大军出征时杀头祭旗所致。

这些被绞死的人,都是私自逃窜巴达维亚企图对南洋军不利的华人家族,其中有与乔家姻亲的黄家,左家,家族骨干男丁西悉数绞杀,妇孺充作奴役。

南洋军作为典型的军阀势力,黄油加大棒这一手玩的很溜,对内部异己势力镇压毫不留情。

这些天来,南洋军招募的新兵已经超过2600余人,在大军出征后还将继续招募,以补充现有兵力的不足。

南洋军大举出征,泗水城交由冯兆亮,郑秀才,麦老蔫几人共同镇守,联同新兵3000多人的军事力量,再加上胡、林两大家族襄助,城内零星的势力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三宝垄距离泗水的陆上道路有313公里远(注,直线距离269公里),海路要稍远一些,顺风顺水的话也需要一天一夜航程。

时值九月初的西北信风,南洋军的大船队一路顺风疾驶,浩浩荡荡的杀向中爪哇的三宝垄地区,太极旗迎风飘荡。

沿途海边的小渔船见到后,全都慌不迭地四处避让。

荷兰殖民者的风帆大船向来蛮横,经常碾压撞沉几吨和十几吨的渔船小舢板,死了只有白死,根本无处去伸寃。

但在避让过后,这些小渔船上的船民个个神情惊疑不定。

因为这些大船上悬挂的旗帜不对,好像是传说中……太极旗。

附近的渔民多少有些见识,一些南洋商会的日用百货商店开到了附近的乡镇上,在那商店的门口插的可不就是太极旗吗?

那这些迎风疾驰的风帆大船,还有那些荷兰鬼佬炮舰究竟属谁?

这么一想

这些周遭的渔民全都迷糊了,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想破头都想不出来是怎么回事。

站在旗舰“镇海”号上,巨大的风帆涨满了海风,拉扯着庞大的舰身一路劈波斩浪,在海面上划出长长的雪白航迹。

冯国辉站在舵手边的位置,这里比甲板船舷高了一层楼,眼前忙碌操帆的水手和左右两排整齐的24磅舰炮,事无巨细全都落入眼中。

迎面海风劲吹,冯国辉心中万丈壮志豪情涌动,一浪又一浪的冲击心田,让他亢奋的难以自己。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他此刻的激情。

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征战沙场,那种开疆拓土的成就感溢满胸膛,简直让人为之迷醉,难怪无数英雄为之竞折腰。

这就是力量,这就是权利之蜜糖。

深呼吸一下,冯国辉强制按耐内心的激荡,神情镇定地回首看去。

一行共计14艘风帆大船衔尾疾进,长长队列的延伸到五六里开外,洁白的风帆遮天蔽日。

每一艘战船上甲士如林,旌旗飘扬,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战意,这是一只征服的大军。

他满意的回过头来,眼睛眯缝着看向眼前的海天相接之处,白云下点点海鸥翻飞,一侧大陆的海岸线若隐若现。

冯国辉要牢牢的记住这一幕,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一刻。

当岁月老去,坐在躺椅上细细回味,何尝不是甘之如饴呢?

本章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