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总督府的利益矛盾30(2 / 2)

其目的,是组建一支规模1.8~2.3万人左右的机动军事力量,用以镇压泗水地区的反叛势力。

这样的举措

将增加高达数百万银币的军事开支,但是在当前严重恶化的形势面前,依然通过了这一重要决议案。

由于距离荷兰王国万里迢迢,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只不过事后要接受王国议会质询。

在此之前

总督府将派出一队使者,前往失去掌控的泗水地区,直接接触南洋公司的负责人,取得第一手的可靠讯息。

结束高层会议后,总督夏尔·费迪南·巴胡伯爵心事重重的返回办公室,坐在椅子上半晌无语。

他如今心情很矛盾,在心中反复斟酌适宜的对策。

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

始终按兵不动,以威慑和拖延为主乃是上策,只要拖过了最后的总督任期,就可以把这个烂摊子丢给下一任总督。

荷兰王国对东印度群岛这块海外最大的殖民地高度关注,极为上心,制定妥善的制衡政策,每一任总督任期6年,不可连任。

其目的就是防止权力过大的海外总督尾大不掉,反噬王国最高权威。

从历任总督任期来看,极少完整的履行了6年总督任期,大多在3~5年之间,少的只有一年,半年左右。

任期极短的总督大多是执政党更迭,王国内部政治势力倾轧,或是赴任途中染病暴毙之类,那种特殊情况就不谈了。

上一任亚尔贝图斯总督任期从1851年到1856年,夏尔总督是从1856年履任至今,到1859年六月末,正好三年半时间。

此前,夏尔总督已经展开了对回国后任职的安排,命人备重礼拜访了荷兰王国极有权势的几位大贵族,并且通过王室侍从官向国王陛下敬献重金。

其目的,就是为了谋得一个好差事。

比如说王国内政事务大臣,海军部大臣或者殖民地部大臣等等,都是既有权又有地位的好差事。

这三年多时间

由于收缩了对外扩张殖民战争的步伐,东印度群岛上缴王国财政的金钱可以达到每年1700~1800万银币,远胜坡斯总督入不敷出的军事扩张时期。

这让夏尔总督在王国内部广受好评,政坛加分颇多,在国王陛下心中的印象也很好,为他回国后谋取更好的差事打下了牢固基础。

为了自身的政治前途计,以拖待变是最好的方法。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无论扩军也好,展开坚决的大规模军事镇压行动也好,都是深不见底的吞金兽。

坡斯总督任期内,接连对苏门达腊岛发动了两场殖民战争,总督府为此承担的军事开支水涨船高。

虽然在苏门达腊岛取得了显著的军事成就,插手进去形成了如今的东西对峙局面,将殖民地扩展到苏门达腊岛东部地区。

可代价就是连续6~7年财政严重超支,上缴荷兰王国的殖民地税收截流挪作了军费,引起了王国上下一致不满。

坡斯总督离任后,亚尔贝图斯花费了数年时间裁减兵员,收拾战争遗留手尾,好不容易才扭转了这一局面。

想到这里

夏尔总督的目光变得清澈而坚定起来,拖个一年半载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个事儿。

东爪哇地区的叛乱毕竟是芥藓之疾,总人口仅占据整个爪哇岛的十分之一,重要性属实不高。

为此大动干戈搭上自己的政治前途,哪怕只有一点可能,那也太不值当了。

只要加强中爪哇和三宝垄地区的驻军,就可以有效的防范叛乱地区的蔓延,建立起一道有效的隔离带。

总督府的财政预算都有定数,现在已经是6月底了,第3季度的财政开支都有了去向,拿什么钱来扩军?

且等等吧,最好下一年度再说。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的重要职位都由荷兰王国直接派遣,一般任职四五年就会轮换。

这种举措,加强了荷兰王国对东印度群岛这块重要殖民地的全面掌控,同时也形成了欧洲派遣官员和本地白人官员泾渭分明的隔阂。

双方利益指向不同,很难尿到一个壶里去。

王国派遣高官希望殖民地多缴纳税收,拼命的收刮财富,这都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政绩,今后平步青云的阶梯。

本地的白人官员则不同,他们更希望适度上缴王国财政,余下这笔钱用于殖民扩张,修筑平整道路,扩建码头,发展工商业和运输业……

本章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