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劳动者的聪明才智27(2 / 2)

在选矿场那种高噪音高污染的环境中,连讲话都听不清楚。

身边的侍卫抽出白毛巾想要帮他打理一番,被冯国辉伸手制止了,笑着调侃道;

“算了,如今诸位仁兄都是灰头土脸,我要打理的干净反而特立独行,回去以后一并清洗吧,你们看这个选矿场运行的怎么样?”

“顶爷,虽然烟尘极大,但现在选矿厂的产量若是人工来做,至少得六七千人手。如今区区三四百人就可以完成,实乃蒸汽机械之伟力也。”郑秀才对此很有发言权,他不禁感慨的说道。

“确实如此,人力碎石费工费力,而且不讨好。”

“鬼佬蒸汽机确实犀利,关键是不知疲累,一天24小时都可以干活,着实神异非常。”

“若是发动几千人碎石,单只饭食供应一项,就是难以回避的巨大开支,获利亦不丰矣!”

“确实如此,蒸汽机械属实厉害。”

其他众人频频点头,他们大多经历过抡锤砸石头的草创时期。

比起上千人抡起大锤小锤狠砸石头,一套选矿厂设备足以抵得上数千人繁重的劳动,成效极为明显。

遥想当初黄家的土质炼铁炉,直接喂进去大大小小的铁矿石锻烧,那基本上一半泥土,一半铁矿石,能炼出好铁来才见鬼了。

再加上炉温各方面都不足,可不白瞎了吗?

站在小土丘上,冯国辉的心情格外的爽利,他看着山谷低处奔腾宣泄而下的清澈葫芦河水,心中有种创造历史的感觉。

经过打磨的废弃泥土,加入煤矸石粉后,是制作砖坯的最好原料。

通过此种方法制成的黑心红砖,比普通的红砖更为坚实耐用,强度高了一倍都不止,无论建房还是修建要塞都是绝佳的材料。

如今的烂陀山谷已经建起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砖窑,一窑砖以3500~4000块计算,差不多两~三天就能烧制一窑砖。

平均算下来,每天一万六七千块砖是没问题的,这个产量还在持续的提高中。

如今的铁山镇,需要大规模的修建谷仓,用于存放更多的粮食。

如今已是夏收,每天动辄两三百辆骡马大车的稻谷陆续运抵烂陀山,最后收储进入大仓库中。

这些稻谷今后经过米厂的辗制,就是白花花的大米。

因为这里易守难攻险要的地形,冯国辉计划将铁山镇建设成为工业重镇,经济重镇和后勤仓储重镇。

当然了,这里也是防御最为森严的要塞。

可以丢掉泗水城,也可以丢掉岩望城,但只要坚守住了铁山镇要塞,就可以随时卷土重来。

所以冯国辉不惜投入百万重金,竭尽全力打造这里的工厂和城镇,储备大量粮食,将这里发展成为南洋公司的根基之地。

从冯国辉站立的小土丘向前望去,在眼前郁郁葱葱的群山环绕中,隐约可以看见大片浅红色的裸露山体。

那里就是采矿场,也是山谷最深处的苦役犯集中营,主要通过放炮炸开山岩采石,是最苦最累的伙计。

冯国辉不准备到那里去视察,因为采矿场除了轨道和矿石车以外,苦役犯们只能使用铁锹、铁锤这些最基本的工具劳作。

日以继夜的辛苦劳作,吃的还差,想想看就知道是什么情况。

进入那里,想要活着出来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这并非是南洋公司残暴统治的缩影,而是当今时代所有矿山的普遍现象。

即便在大步迈向蒸汽工业时代的英国,十二三岁未成年的矿工,衣不蔽体的趴在狗洞一样的矿井里,艰难地将一筐筐煤矿拖拽出来。

这些矿工中的绝大部分人,很难活到十七八岁成年,往往十四五岁就夭折了。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小说《悲惨世界》中描绘到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窃了一块面包,被投入了矿山苦役营前后共达19年,就是当今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南洋公司想要完成资本的最初积累,必须要经历奴役和压迫的过程,这些不听招呼的当地土著部落和其他反抗势力,就成为了备受奴役的主要人群。

冯国辉仅仅眺望了一下,便收回了目光。

做这件事他没有什么心理负担,若是在土著和华裔中二选一,当然前者是镇压的主要目标。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嘛。

至于白人那人数实在太少,稍微折腾一下就没多少了,不提也罢。

本章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