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入职(1 / 2)

又过了几分钟,现场依然一片安静!

易中海终于忍不住了,叹了口气,说:“散了吧,都回去好好休息,我们改天再谈。”

这话一出,傻柱最开心,丢下一句:“好嘞!我先回了,各位。”就跑了。

刘海中阴沉着脸出去的,而阎埠贵带着丝丝微笑,对易中海说了句:“一大爷,那我就回了。”

然后才悠悠然的出了门。

现场只留下贾东旭,望着自己师父,欲言又止。

易中海拍拍贾东旭的肩膀,说:“先回吧,这事情得慢慢来。他是退伍军人,听说还有功勋的,我们不能胡来。”

贾东旭虽然性子有些软,但脑子还有点,也知道这事只有靠自己师父。

他点点头:“知道了,师父。这事还请您多费心!”

“嗯,知道了,去吧。”易中海对他挥了挥手。

贾东旭离开后,里屋的一大妈走了出来,对易中海说:“中海,我在里面仔细想了下,这事得靠老太太出面。”

“你想啊!他可以不给你面子,不给院里其他人面子。但老太太那么大岁数了,他能没点顾忌?”

“何况他要是真敢不给老太太面子,那这事可就有得说了。最少也得背上一个不敬老吧?”

“要是还能把老太太气没了,那不是一举两得?”

易中海缓缓的点了点头,对一大妈说:“你这法子不错。老太太那边就得靠你去吹吹风了。”

一大妈浅浅的一笑:“你放心吧,我心里省得!”

贾东旭回到家里后,贾张氏一下就从炕上坐了起来,急切问道:“东旭,你师父怎么说?”

贾东旭叹了口气:“师父说得慢慢计划。”

“哼!你师父也是个没用的东西。”贾张氏抱怨完,又躺下了。

贾东旭对易中海还是挺尊敬的:“妈,师父他尽力了。”

“行了行了,我不爱听。”贾张氏翻了个身,把背对着贾东旭。

贾东旭拿自己母亲没任何办法,又是一声叹气,转身上了帘子隔起来的另一边炕上。

......

第二天,凌锋起了个早。

先是在院子里分别把两世学到的截拳道、搏杀术和八极拳都练习了一遍。

最后还是觉得后世学到的截拳道和搏杀术更为实用,八极拳要想成气候,需要的时间太长了。

整整练了近两个小时,凌锋才收工。洗漱后,便出了门。

找了个路边摊,要了2碗豆浆、5个馒头作为早饭。

对于那闻着就像泔水一样的豆汁儿,他虽闻名已久,但没那胆量尝试。

快速解决完后,他一路问到了东直门的红星轧钢厂。

走到大门时,被他未来的战友拦了下来。

他带着笑容,递上了介绍信:“这位同志,我是来报到的。这是我的介绍信,如果没啥问题的话,以后我们还会是战友。”

那人看完他的介绍信,态度立刻就不一样了。很热情的对说:“凌锋同志你好,我叫任长春。”

“嘿,你是来当我们中队长的?退伍之前的军衔一定不低吧?”

凌锋谦虚的说到:“任长春同志你好。我就是一个副连长,退伍之前刚提上去的。能不能当上中队长我自己说了不算。”

“副连长?那绝对没问题。”任长春很热情的给他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的一栋房子,说:“你快去入职吧。看到没?那边那栋楼,上去二楼第一间屋,就是科长办公室,你快去吧。”

“好的,谢谢了。回头再说话。”谢过任长春,凌锋朝着他指的那栋楼走去。

来到二楼的第一间办公室,他轻轻的敲了敲门。

等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后,凌锋推开门走了进去。

“科长你好,我叫凌锋,原属某军区第40军120师。这是军转办发给我的介绍信。”

“凌锋同志啊,欢迎欢迎。我叫王光明,昨天就接到电话通知了,欢迎你来到我们科。你先请坐。”

王光明说着走过来握住凌锋的手,拉着他在边上两张单人沙发上坐下,然后才接过介绍信看了下。

很快王光明就看完了介绍信,重新抬起头对凌锋说:“凌锋同志,我先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科的情况。”

“因为轧钢厂有接近9000名工人,所以给配了400名保卫人员。”

“科里1个科长,2个副科长,4个大队,8个中队长,40个小队长。每大队100人,每中队50人,每小队10人。”

“保卫科为军管,人事关系在武装部。但我们领工资还是在厂里领,并且由万洪祥万副厂长辅助管理。”

(58年,李怀德此时只是后勤主任。狗头保命,特此说明!)

“这个月第7中队长刚退休,之前向上级打过申请,现在终于等到你来了。”

“以后第7中队就交给你了。因为你荣获过一等功,工资待遇直接按21级行政级别来,每月工资62元。”

“凌锋同志,你看这个待遇你满意吗?要是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们就先把入职手续办了。”

凌锋站起身一个立正,大声说道:“谢谢领导。我没有任何问题!”

王光明哈哈大笑了几声,说:“以后就是自己人了,不用那么拘束。”

“随意一点,我们虽然还是在半军事化管理,但毕竟不是部队上了。”

凌锋不为所动,依然保持着姿势,大声回答:“是!”

王光明很满意凌锋的态度,办完入职手续后,他又问道:“你的住处安排好了吗?”

“安排好了。”

“嗯,那就不用厂里另外给你安排了。你刚搬进去,肯定还有不少事要忙。下个星期一再正式上班吧。”

“谢谢领导。”

离开办公室后,凌锋和门口的任长春等人相互认识了下,出了厂门。

来到王府井的商城里,找到卖手表的地方。

在售货员冷淡的表情下,递上手表票和钱,选了一款上海手表,160元没了。

回四合院的路上时,想起昨晚的事,感觉家里那门不太结实。

另外窗户在漏风,床不太结实,煮饭的地方也没...简直到处都得弄。

正是大冬天的,干脆找人回去弄下门窗,再砌口灶砌个火炕。

计划好了,凌锋直接来到院子附近那个供销社,他记得昨天买东西的时候,边上有人在接活儿。

到了供销社,那人果然还站在那里。

不到40岁,脚下放着个灰桶,里面装着些物件儿。

他来到那人面前:“师傅,你是不是在接活儿?”

“是啊,您有需要吗?”

“对。”凌锋把大概想法说了下。

“问题不大,但您能带我到您家看看吗?”

“好,你跟我来吧。”

回去路上的交谈中,得知这位师傅姓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