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倦怠的旅途(1 / 2)

从二人的走访记录看,他们先后去了鹤岗及哈尔滨香坊区档案馆,哈尔滨矿业管理所,都没有查到有用信息。

直到他们走访到东山煤矿旧址不远的东一村小卖部时,54岁的郭姓店老板才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线索。

郭的父亲是1960年从广东过来支援建设的,现在已经过世了。

他的父亲曾描述过那时的东北,除了几个大城市,其他地方都是无人区,入夜就能听见狼叫,大雪封山时还有老虎下山吃牲畜。

至于后来流行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不过是修水库和开垦荒塬需要劳力的宣传标语罢了,更多的地方是夏天如乌云般的蚊子,冬天如剃刀般的寒风。

下矿工人自然是匮乏的,所以几乎每年都有数千工人从东南沿海转移到矿上或工厂。

这种情况贯穿整个五六十年代,受大炼钢铁的影响,当时的矿场也时兴联产比功,几个友好的矿场搭成一组与其他组进行产量比武,同组的矿场在开新矿时有互相借调工人的情况。

有很多工人会带着家属被调到其他矿上,很多调走了也就不再回原矿了。

而当时跟东山煤矿同属一组的除了当地的新一矿,北大岭矿几个,还有鸡西的平底山矿,巧合的是,平底山中学正是我的母校。

看到此处我不禁有点惊讶,师傅漫不经心交代的差事,竟会如此巧合。

平底山早已经没有矿了,连矿井矿堆我都未曾注意过,我读初中时平底山的纳税大户是平底山林业局,几十亩的林业局厂区堆满小山一样的原木,高耸的铁架和链锁一刻不停的从进出厂区的列车上装卸原木。

而到我大学毕业那会儿,听说林业局也停运了,我同学的母亲从林业局调度员变成了菜市场老板。

东北的萧索就像冻疮,由一小块红斑蔓延到整片东北大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