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脸了(1 / 2)

后来,婆婆再没有问过松龄关于李延的事。应该问过老大了,知道已经这样再问也没用。

只是松龄再去看公公时,婆婆再没和她说过话。松龄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时候没心情也没有必要去把这些事打破砂锅问到底。

再后来松龄去了也只是看看公公,公公也很少说话了。

只是有时候会认真的看看小宝,也许公公心里也猜到了小儿子出事了。松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呆一会就回家。

最终,在熬过几个月后,公公受尽病痛折磨后还是走了。

松龄还是在办公公的丧事上给添了几百块钱,大哥虽然说了她可以不出钱,但是几个嫂子早就有意见了,再一分不拿,更会让几个嫂子背后骂自己,尽管这时候松龄的生活有些捉襟见肘。

几个嫂子虽有不满,但看在松龄拿了钱的份上倒也没再继续言语讽刺。

公公过世,婆婆一个人的生活在几家商议后,决定每家每月给30块钱,或者一家生活半个月。但是蔡菊不同意,她要去各家轮流过。

其实蔡菊的年纪完全可以自己单独生活,也许是不习惯突然失去老伴,并不愿意自己生活。

这时候刚刚进入千禧年,三十块也不算少,可松龄知道,自己手里没多少钱了,于是她也选择让婆婆在家和她生活半个月。

第一次轮到松龄和婆婆生活时,松龄发现婆婆完全不会给她看一下孩子。吃完饭,筷子一放,扭脸就出门遛弯,和邻居聊天去了。

一次,两次。松龄终于忍不住了:“妈,小宝这会刚刚学会走路,一会也离不了人,你不能帮我看一下吗?”

蔡菊“哼”了一声,根本不搭理。

看在婆婆刚刚失去老伴的份上,可能心里还没有缓过来,松龄忍了。

看着手里越来越少的钞票,松龄心里没着没落,孩子离不开,没有收入,再过段时间钱真的花光了,她和儿子怎么办?

她已经有段时间没回娘家了,自己妈顾着嫂子和孙子,根本没时间管他,至于李延,松龄也用各种理由蒙过去了。

常常在夜里,儿子睡着了,在漆黑的夜里,睁着眼睛久久不能入睡。

怎么就成这样了?恨李延不该犯事,好好上班挣钱不好吗?

气婆婆不帮忙照顾孩子?

还是气娘家没有人关心自己?

还是气当初的自己?如果当初自己不那么冲动,是不是会不一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