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要不我们打个赌(1 / 2)

“我仔细看过秦奋同学发表过的文章,周老师一共给了我102篇,直觉就是抄袭的可能性很大很大,情况属实的话,这是非常严重的事件,对文化界产生的影响将非常恶劣,哦……何校长你先别着急,这事还没有板上钉钉。

我说一下我的依据。

首先是数量太大,听周老师说,目前秦奋同学一共收到320张汇款单,据说后面还有汇款单源源到来。周老师介绍,秦奋来良江中学报道前,已经发过600篇文章,也就是说,截至到目前,秦奋同学能发表的文章数量会超过1000篇,我们就按1000篇、3个月的写作时间算吧,平均每天写作且发表3篇以上高质量的稿子,这个产出数量,就是高产的专业作家也不一定能做到,何况一个爱好写作的业务少年,这是疑点一。

第三是文字风格多变。清丽雅致、奇崛含蓄、平实质朴、绚烂飘逸……,种种语言风格,读起来不像出自一个人,倒像是多人提笔。我们知道,个人的语言表达风格是一定的,鲁迅的风格,梁实秋写不来,梁实秋的风格,鲁迅也玩不转,秦奋怎么可能玩转百家风格的?这是疑点三。

综合以上因素,我的初步判断是,抄袭的可能性很大很大。”

市作协的陈文笙老师发言完毕,喝一口茶杯里的水,然后面容凝重地放下水杯,瞄一眼旁边堆成一座山的材料,那些都是秦奋班主任周岩老师给他搜集的样报。

学校会议室桌前坐着四个人,除陈文笙外,有校长何维哲,秦奋的班主任周岩,以及语文老师朱晓琳。

陈文笙看一眼旁边的校长何维哲,轻咳一声,意思是抄袭确实会让良江中学百年名校的牌匾蒙羞,但处罚是免不了的,否则文坛还怎么存续?

“陈老师说的很好。”何维哲礼节性地回应道,他双手紧握,低头看向桌面,光亮的红色油漆倒映着一张腮帮紧咬的脸。

他的内心五味杂陈。

周岩汇报他秦奋发稿这件事后,他还高兴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待看过语文老师朱晓琳呈上的报告后,他确信,学校招收到一名天赋异禀的学生。

但高兴劲儿刚起来,市文化馆馆长、市作协主席陈文笙就拎着黑色公文包上门,说是根据举报,市里安排他来调查秦奋抄袭的事。

何维哲和文化口的人不熟,与陈文笙寒暄一番后,他叫来周岩和朱晓琳,准备礼节性走走形式,应付了事。

但陈文笙刚才的一通分析,越听越有道理,越听越像真的,瞬间打掉他的信心,他忍不住悄悄转头问周岩:“周老师,你觉得呢?”

周岩心想我一教数学的,哪知道文学上的事,他轻轻咳嗽一声:“何校长,隔行如隔山,朱老师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合适。”

坐在周岩桌对面的朱晓琳,听见周岩的话,借续水时,低头在何维哲耳边说:“何校长,不能光听猜测。”

何维哲想想也是,他摸出香烟,递给陈文笙,给他点上。“陈老师,你看这事怎么处理?”

他在以退为进。

陈文笙吸一口烟,身子朝何维哲微微一倾:“何校长,这事查实抄袭的话,恐怕事主只能开除。”

何维哲看看手中烟头飘出的一缕轻烟,说:“陈老师,农村的孩子上学不容易,开除更是关系到一辈子,除了你的专业分析,还有没有别的方式能查实秦奋是否抄袭?”

陈文笙明白过来,他嘴角略一上扬:“何校长,这次调查我不会放过一个抄袭者,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需要对秦奋现场考试,我想考试的结果应该能确定他是否真的抄袭。”

何维哲转头对朱晓琳说:“朱老师,麻烦你跑一趟。”

朱晓琳叫来秦奋,快到学校会议室时,她忍不住嘱咐道:“秦奋,你可以要求延长写作时间,毕竟好作品都是慢慢磨出来的。”

秦奋懂朱晓琳的意思,她想让他发挥最好,闯过这道关口。“放心吧,朱老师。”秦奋微笑道。

走进学校会议室,秦奋老练地和领导和老师们打招呼。何维哲是第一次见秦奋,见这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一脸稚气,却开口活络,脸上笑容自然,明明白白一个老江湖嘛。

陈文笙也是一脸惊诧,在他的预想里,能写的一般笨嘴笨舌,如对方是没什么见识的农村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惯常动作就是看自己的脚尖。但眼前这个少年明显口齿伶俐,见到领导根本不打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