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离乡(1 / 2)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天还没亮,沈冶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出门一看,原来是一队军士,领头的军官手里拿着一捆竹简问道:“你是沈冶?今年十六岁了?”

“回军爷的话,草民正是沈冶,不知军爷有什么吩咐?”沈冶心中有点纳闷,这当兵的来找我干什么?

“大秦律,凡年满十五岁男子皆须服兵役,如今战事胶着,正值用兵之际,我等奉令前来征兵。你收拾下行李,这就随我们走吧!”

“冶儿,冶儿。”慧娘一起床就听见有人要带沈治走,蹒跚着从屋里出来,嘴里哭喊着。

“你要是从了军,留下娘一个人可怎么活得下去啊。”

“大秦律,抗兵役者,全家发配辽东,永世不得踏足关内。你这婆娘,休要自误。”为首军官大声说道。

“儿呀......唔......”慧娘抱着沈冶的胳膊大哭起来。

“娘,别哭,孩儿会好好的,别哭坏了身子。”沈冶眼圈一红两行热泪就落了下来。

“半个时辰后到村东牌楼处点卯,莫要生了逃跑之心!否则嘛......”军官说完就带队到别家去了,留下愁眉泪眼的母子二人。

沈冶搀着母亲回到屋里,慧娘仍旧哭哭啼啼肝肠寸断。“去年李家的老二李铁,在函谷关战死,尸身都找不回来了。这仗打来打去的,到头来死的全是百姓的孩子!“

“冶儿,到了军中,一定要机警些,万事不要冲在前面。这些衣物娘已给你改好了,你都带上。“慧娘抽泣着,把沈冶的衣物叠放在一起,拿出一块棉布包了起来。

“这些干粮你也带上,到了军中,不知何时才能吃顿饱饭。”

慧娘眼看从小就寸步不离的孩子要出门远行,还是去打仗。心里的酸苦一下涌了上来。趴在床上哭了起来。

“娘,别难过了,孩儿会一切小心的。倒是娘身体虚弱,可一定要好好保重。昨日的猎物已经收拾好了,晚些时候您去镇上换些钱粮。”沈冶拿起包袱擦了擦眼角的泪花。

回到卧房。沈冶把玉简和帛书贴身收好。小玉瓶用衣服包了几层塞在包袱里。看了一眼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房间,不舍地把门关上,慧娘此时正守在大门口,看到沈冶又哭了起来。

“娘,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您千万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沈冶抱了抱母亲,便往村东走去。

“冶儿......我的冶儿.....“慧娘扶着门口,慢慢蹲了下去。

“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