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捕蛇人(1 / 2)

始皇帝三十八年,胡亥继位称秦二世,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为纲,他令农民增交菽粟刍藁,自备粮食,转输至咸阳,供官吏、军队以至于狗马禽兽的需要。继续修建阿房宫,发民远戍。徭役征发使得民不聊生。

时年七月,一队开赴渔阳的闾左戍卒九百人,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杀死押送他们的秦尉,率领戍卒,用已被赐死的公子扶苏和已故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农民反秦。

在义军的影响下,许多郡县的农民杀掉守令,响应陈胜;特别是在旧楚国境中,数千人为聚者到处可见。一些潜藏民间的六国旧贵族、游士、儒生,也都乘机来归,凭借昔日地位,游说民众。此时西北方匈奴也蠢蠢欲动,屡犯边境。

九原郡是帝国的北部要冲,靠着阴山的险峻,把匈奴挡在了长城以北,西方贺兰山脉自北向南高低起伏连绵几百里,到东南方走势才略微平缓了些,从东南往北几十里,有一座高峰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当地人都叫它蛇首峰。

蛇首峰非常险峻,峰顶终年积雪覆盖,云遮雾绕,山下密密麻麻的树林向四周延深几十里,林子里好多的参天古木。东边山腰像被大斧劈开了似的,有个一百多丈高的断崖,融化的雪水从峰顶缓缓流下,到这断崖上慢慢的汇流到一起,成为一条三丈来宽的瀑布,到了雨季,这瀑布就会宽上几倍,看起来非常壮观。

瀑布下面有个水潭,有几十丈宽,当地人叫它隐龙潭。潭水四周围着七八丈宽的一圈鹅卵石滩,潭水从南边河口转而向东曲折回还,往东五里外,有个沈家村,这村就建在河边。

沈家村是周朝一个沈姓绢商为逃避战祸,带着家族迁过来的。几百年来,经常有有逃难的人见这里偏僻就在这儿定居下来。时间长了,人就慢慢多了起来,成了一个村子,这穷乡僻壤反倒慢慢热闹起来了。但从始皇帝即位以来,连年征战,人口凋敝,沈家村虽然地处偏僻,但也逃不开这时局。这时候村里男丁大多剩了些老弱残疾,只能开荒伐林,艰难度日。

沈家村的里正名叫沈默然,是那沈姓绢商的后人。到了这一代,沈家早已败落,经常变卖祖业来应付苛捐杂税,家族男丁大多在征战中死去。沈默然从小体弱多病,倒是免去了兵役,父亲沈远山四处求医问药,想让他的身体好起来。

沈默然二十岁那年,一个游方道人路过村子,用秘药在蛇首峰上捕了一条头顶金冠的小蛇,把蛇胆炼成丹药给他吃了,身体才慢慢好了起来。那游方道人说蛇首峰乃聚龙之地,有很多蛇,沈远山就跟那道人求来了秘药的药方,带着乡邻过干起了捕蛇的营生,售卖后换一些钱粮。

沈默然到了二十八岁年纪才成亲,他的妻子名叫慧娘,本来是楚国人。在楚国亡了之后随着发配队伍走散,一路乞讨路过沈家村,沈远山见她可怜就把把她收养在家里,多年来与沈默然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后来便成了婚。只是在沈默然三十五岁那年,沈远山在捕蛇时被一只黑纹怪蛇咬了一口,晕了过去,村民们还没把他抬回去,就死在了路上。

这秘药沈家当成宝贝,从不外传,沈默然跟着他爹也去捕过几次蛇,对这捕蛇的活早就轻车熟路,就接着他爹的担子带着乡亲们继续捕蛇。这一干就是十多年,整天上山下山的跑着,身子骨也慢慢结实起来,后来做了村子的里正。

二世元年七月下旬的一天,午后刚下过一场大雨,到了傍晚天却晴了,暑热也稍微退了些,村民们早早吃过晚饭就聚到村北桥头,准备一起进山捕蛇。沈默然正是他们的领队。这时沈默然已经四十多岁了,整个人看起来瘦拉叭叽的,颧骨高高突起来,胡子也没几根,就像粘在下巴上一样,双眼细长,眉毛稀稀落落。穿着件灰麻布衫,衣袖挽了老高,衣服下摆扎在裤腰带里,倒也显得有点干练。此刻正跟一个穿着短褂的少年低声说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