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午时暗流忽现(1 / 2)

午时,帝陵,别馆。

一夜惊扰,刘谌正横卧小憩,忽闻门外来报,杜阳孤身来拜,被县尉龚迟阻于帝陵之外。

刘谌便唤安平王亲自率人将杜阳带来。

片刻,杜阳便被带至房中。

“小人杜阳,拜见大王。”

“杜军侯免礼。”

“小人已被革了军侯之位,逐出了成都,现在乃一介布衣。”

刘谌点了点头,有自己作证,张绍上奏,杜阳保住性命断无问题。

至于革职,都是闲事。

毕竟不为朝廷做事,才能为他做事。

算一算,杜阳现在只有投靠他,别无选择。

“起来吧,家小可有安排妥当?”

刘谌伸手,将杜阳从地上扶起。

杜阳心中感佩,眼眶发红道:“已暂时安置在锦官城中。”

“坐下说。”

“谢大王。”

刘谌其实一开始就可以让杜阳免罪,只不过世上没有比雪中送炭更让人终身难忘的人情了。

杜阳轻轻落座,身上的伤口稍一牵动,便疼的直咬牙关。

“大王搭救之恩,小人无以为报,从今后,愿为王驱使,不论死生。”

“孤杀了杜祯,你不恨?”

杜阳一笑,摇头说道:“我不过是杜氏的一根野草罢了,生于桃柳之下,不在门楣之内,岂敢与杜别驾谈宗论祖。”

“原来如此。”

刘谌这才明白,杜阳只是杜氏门阀之外的没落旁支,与杜祯的关系并不大。

但毕竟也是姓杜,所以那羽林左部督才会选中他当夜率兵前来。

这时,刘谌便顺口问道:“这左部督乃是何人?”

“费立,字建熙,尚书郎兼羽林左部督,南安费诗费公举之子。”

“费诗之子?”

“正是。”

刘谌心中了然,费诗曾任督军从事、谏议大夫。

曾经规劝过关羽,还反对过先主称帝。其人率意而言,一直不得重用。

“费立其人如何?”

“义理谦虚精深,性格玄静沉嘿,腹有大才。”

“师从谯周?”

“其左部督之职,乃谯大夫举荐,或有师徒之谊。”

听杜阳这么说,刘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随后闲谈一阵,便命杜阳先居锦官城中养好伤势,再来从事。

不久,帝庙之中,响起了午时的钟声。

崔王妃送来了饭食,刘谌刚刚吃完,安平王刘辑便风风火火推门而入。

“王兄,不好了,朝中传来消息,半个时辰前,杜氏百人跪于宫城之下,为杜祯哭丧,请陛下法办大王,他们还齐声高呼......”

安平王声音忽低,面色难堪,欲说还休。

刘谌不禁轻笑,这杜氏之人是铁了心给谯周做门下走狗了。

“他们高呼什么?”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安平王话未说完,刘谌便登时拍案而起,桌上的饭碗都被打翻。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这是诸葛丞相《出师表》中的内容。

现在被拿来对付自己,刘谌勃然大怒,昨夜在朝堂之上,他曾吟诵出师表羞辱满朝狐鼠。

没想到今天就被以同样的招数还击。

谯党,也配吟诵《出师表》?

同为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社稷重臣,丞相赤手补天,谯周喜写降笺,高下立判。

沉思片刻,刘谌却是自顾自笑了起来。

定是自己帝陵遇刺的消息传了出去,令杜氏的人坐不住了。

昼夜之间,自己两度遇刺,以常理度之,定会以为是杜氏所为。

杜氏也怕皇帝怒火,口诛笔伐,家族绝不能背上污名,毕竟投降之后,他们还要仕魏。

“无妨,静观其变就好。”刘谌对安平王说道。

局势混乱,眼下以不变应万变,后发制人方为上策。

......

成都,龙堤池南岸,咸阳门内。

乌泱泱一片人头,皆是杜氏族人,披麻戴孝,面跪皇宫。

在龙堤池北岸,执金吾卫队同羽林军三百共同戒备。

咸阳门的城楼之上,两名官员负手而立,望着下方的人群面色凝重。

“长元,昨夜文豹前去拜见五殿下,却被拒之门外,你以为殿下这是何意?”

大尚书卫继在杜氏族人的嘈杂声中向尚书令樊建问道。

樊建眼光稍亮,轻舒一口气答道:“我料五殿下早有谋划,昨夜王府大火,来的太巧了。”

卫继扭头,目光中闪现一丝希望之情。

英雄所见略同,他和樊建的想法一致。

正说话间,有尚书台佐吏急奔城楼之上,向两人行礼禀报道:“两位大人,方才接到郡府呈奏,辰时,北地王殿下帝陵遇刺,身受重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