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格雷文要塞(1 / 1)

经过漫长而劳累的一天行军,小镇的部队终于抵达了格雷文堡的脚下。这座小型的棱堡矗立在一片开阔地上,其结构坚固,墙体由巨大的石块精准垒砌而成,形似切割精准的多面体。塔楼在阳光下投下了斑驳的阴影,而周围的护城河波光粼粼,映照着这座军事要塞的沉静与坚毅。

尽管战火尚未蔓延至此,但是低沉的天空似乎预示着暴风雨的将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紧张感。骑士走到前方,从袍内掏出了凭令,经过守卫的一番严格的查验后,部队被允许进入这座小要塞。城门缓缓打开,吱呀作响,似乎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战事。

一进入要塞,他们就置身于一派忙碌的战争动员之中。军需官在地图前忙个不停,一边对着手中的物资清单皱眉头,一边派遣信使传递最新的指令。民兵们在操练场上汗流浃背,受训的序列中隐约可见一些面庞稚嫩的新兵,他们正努力地学习每一个动作,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成长为真正的战士。

这一切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冲突做准备,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战争的浪潮中,尽可能地站得更久一些。

随着他们踏入坚固的格雷文堡,教会的三位使者——安娜、玛丽,以及托尼——接到了前往棱堡内部圣堂的召唤。这意味着他们即将与小镇的部队暂时告别,走上各自不同的道路。小镇的骑士对这三位教会使者深深鞠了一躬,以示敬意。他对托尼的致意尤为郑重。

小镇的骑士随后引领着剩余的民兵,向着兵营的方向挺进,那里将进行更为严格的训练和部署,备战未来可能到来的战斗。

而教会的三人则踏上了前往棱堡内教堂的小径,教堂内的修女们早已完备军装,她们身披纯白的盔甲,在彩色玻璃窗透进的日光照射下,呈现出一种几乎神圣的光辉。她们在宁静的祈祷声中,等待着来自上级的消息。

不久,一位身份显赫的大修女缓步走上了布道台,她的声音在教堂内回响,将格雷文堡当前的紧急局势告知于每一位神圣的战士。她告诉大家,尽管面临雷德领派遣的精锐部队的阻挠,格雷文领的全部战斗力量还是成功集结。现在,他们有40位身经百战的圣教军,30位勇猛的骑士,以及这些骑士带领下的2000余名民兵。

而他们将面对的,是雷德领的一支由3000余名专业士兵组成的庞大军队。尽管敌军中没有圣教军的身影,但他们拥有数量上占优的骑士团,多达50位骑士。

位于雷德领南方的格雷文堡,是雷德领北方主战场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点。雷德领为了确保背后的安全,不得不作出了派兵南下的决定,期望一举突破格雷文堡的防线,消除其后方的潜在威胁。大修女的话语坚定而清晰,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决心,同时也在召唤每一位听众的勇气与信念,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考验。

大修女站在布道台上,声音坚定而清晰地划破了教堂内的寂静:“我们的使命,是以牺牲最小的代价来牵制敌人的脚步,争取时间,等待周围领地的援军。我们需要坚守至少20天,这是漫长的等待,是对我们信念和勇气的考验。”

她的眼神遍览全场,每一位修女都能感受到她话语中的重量:“但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我们格雷文领并非军事重地,这里的士兵大多是来自田野和工坊的平民,他们勇敢,但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我们2000名的民兵与敌人的3000名正规军硬碰硬,无疑是自寻死路。因此,我们只能依赖棱堡这块坚硬的盾牌,希望敌人缺乏足够的攻城器械。”

她的话语中既透露了形势的严峻,又显露出一线希望:“敌人虽强,但我们的墙壁更加厚实,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定。棱堡的石墙将成为我们的屏障,每一寸土地都将记录我们的坚守和牺牲。让我们共同祈祷,让我们共同守望,直到援军的到来,直到胜利的黎明在我们的天空中破晓。”

大修女的通知一结束,她便在小堂内亲自接见了托尼、安娜和玛丽三人。安娜向大修女莱瑞详尽地报告了他们在前往格雷文堡的途中所经历的事情,特别是关于已经有敌军精锐部队悄然渗透到后方的消息。这些信息让莱瑞的眉头紧锁,一丝不祥的预感在她心中蔓延。

然而,在听完报告后,提到托尼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时,大修女莱瑞的表情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她的目光定格在托尼身上,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最终,她表达了一种肯定与期许。

“如果你能在这场战争中生还,”莱瑞对着托尼说,声音里充满了一种几乎是预言性的坚定,“我会亲自提名你成为我们的修士,并赋予你骑士的荣誉。

莱瑞大修女的眉宇间,忧虑的阴影很快又浮现,她深知敌方精英小队潜伏在后方意味着什么——补给线的安全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她不需多言,便能预见这将对他们的战略造成何等冲击:士兵们的饮食、武器的补给、甚至伤员的救护都将遭受无情的打击。

然而,在现实的困境面前,她也清楚格雷文堡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清剿潜伏的敌人。前线的战事紧张,已经消耗了他们的大部分资源和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心中再不愿意,她也只得作出艰难的决定,不得不选择忍痛放任敌方小队在后方的活动,将所有的希望和赌注都压在了棱堡坚固的防御和战士们不屈的意志上。这是一个痛苦的选择,但在战争的残酷逻辑面前,有时候必须做出牺牲,以期整体的生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