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终于上鱼了51(1 / 2)

   阿德遛的这条鱼要比许阮阮遛的那条鱼耗费的时间更多,而且从鱼竿上面传来的手感也更重。

   当那条鱼浮出水面时,许东把手电筒的光打过去,就看到了一条大号的舌头。

   “我惊!”许东看着这条大号的舌头,立马抄起了抄网,将抄网小心翼翼地伸到了这条鱼的下方,罩住了这条鱼的头。

   阿德则是配合着许东的动作,将水里的鱼缓缓地送进抄网中。

   等到鱼身整个进入抄网,许东就猛然将抄网提了起来。

   鱼上岸后,他检查起了眼前的这条鱼。

   来鱼体延长、侧扁,呈舌形,头部短,背鳍及臀鳍与尾鳍相连,无胸鳍,有眼侧多为棕黄色,无眼侧光滑呈乳白色。

   “东哥,这是什么鱼?怎么看着有点像我家之前经常吃的巴沙鱼?”

   许阮阮蹲在旁边,好奇地问道。

   阿德也蹲了过来,挠着自己的后脑勺说:“这应该不是巴沙鱼吧?巴沙鱼好像不长这样的,这倒是像舌头鱼。”

   许东的检查有了结果,他笑着说:“这不是巴沙鱼,而是舌头鱼。”

   “舌头鱼?!”许阮阮捂住了自己的小嘴,惊道:“是这种鱼?我记得这种鱼的价格很贵吧?”

   “嗯,的确是舌头鱼,价格的确贵。”

   舌头鱼就是龙利鱼,同样是一种生活在咸淡水交界处的海鱼,因为长得像舌头而被当地人称为舌头鱼,跟比目鱼有点像。

   这种鱼肉质薄嫩,口感鲜滑,适合清蒸、煲汤以及香煎,按照这个年代的市场价来卖的话,要45块钱一斤左右,价格比较昂贵。

   巴沙鱼又被称为湄公河鲇鱼,口感差了龙利鱼好几个档次,而且这种鱼因为是淡水鱼,所以会带有一种淡水鱼特有的土腥气,因此这种鱼并不适合清蒸。

   巴沙鱼在这个年代的售价大约为1块3一斤,价格低廉。

   由于两者之间的价格差异巨大,其中蕴含着丰厚的利益,所以经常会有餐饮店对巴沙鱼的尾鳍和背鳍进行加工,以此来冒充龙利鱼。

   不要觉得许阮阮区分不出龙利鱼和巴沙鱼是何不食肉糜,除了还在上学这个原因外,本地还有不允许女人跟船出海的习俗,因此她接触到的都是加工好的鱼,自然是无法从外形上判断出眼前的到底是巴沙鱼还是龙利鱼。

   “东哥,这条舌头鱼能卖多少钱?”阿德一听说是舌头鱼,脸上已经浮现除了憨憨的笑容。

   听到45块钱一斤时,他脸上的笑容更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