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掀起你的盖头来!纺织 刊刻皆可设厂639(1 / 2)

  、定期查账即可。”

   董赐不解:“啊?皇爷不担心她们中饱私囊?”

   “所以每年要设下一个限额,达到了有奖励,没达到便用峻法。”

   朱祁钰笑道:“贪污是永远杜绝不了的,把太监放进去,贪得会更厉害!甚至,到内帑的钱会更少!”

   董赐傻傻点头,他隐隐感觉,这工坊反而有利可图。

   “织机也多淘汰一些,全都卖出去,便宜些卖给京中百姓,让他们在家也能织布,鼓励京中百姓在家中养桑树,等几年桑树成材,便能养蚕缫丝。”

   朱祁钰粗略计算一下:“留个六万台就够了,其他的都卖掉,半价卖给京内百姓,若有的家庭独自支付不起,可两家、三家合买一台,你不能嫌弃厌烦,交代下去,卖掉织机的银子,留给工坊做流动资金。”

   “绝不可贵卖,朕会派人去查,不遵圣旨是什么后果,你该清楚。”

   董赐吓得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还有什么行当?”朱祁钰让他起来。

   “奴婢以为刊刻,女子也可做!”董赐说的刊刻就是印刷。

   “说来听听。”朱祁钰也想了解。

   “请皇爷听奴婢慢说。”

   “据奴婢所知,经厂工匠共有1583名,有笺纸匠、裱褙匠、摺配匠、载历匠、印刷匠、黑墨匠、笔匠、书匠、刊字匠等,合计一千六百余人。”

   “经厂分三厂,有汉经厂、番经厂、道经厂,其中多以汉经厂为主。”

   “但奴婢问过民间的读书人,都对经厂本嗤之以鼻,因为经厂本校勘不清,错讹较多等问题,导致经厂本在民间口碑极差,销量极低,藏书之家更不会藏经厂本。”

   “您可知,溪口书商,其工匠不足八百人,每日出产是经厂十倍,却占据刊刻业半壁江山,畅销两京十三省,读书人以买龙游书本为荣,藏书之家也竞相购买收藏。”

   “奴婢对比过二者的书籍,同样的黄纸,龙游商人的书本却洁白坚厚,墨色黑亮,板式宽阔,行格疏朗,字迹工整圆润,赵体行于行格之间,大黑口,双鱼尾,四边双旁,明句读加圈,而且装潢考究,多采用绫娟封面,包背订装华丽美观。”

   说着,董赐献上两本,请皇爷对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