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青云路163(1 / 2)

   会试阅卷,同考官会在看中的试卷上批一个“取”字,再将试卷交给主考官或主管考试的大学士阅览。

   一张考卷,关乎考生一生命运。

   顾凌洲看着那两份批有“取”字的试卷,纵然学识渊博,位居次辅,亦未立刻裁断,而是同堂中十八房官(同考官)道:“一起来看看吧。”

   十八房官,遴选严格,皆是翰林学士出身。

   十八房官联合审卷,定名次,是会试中经常发生的事。形式也很简单,房官们依次传阅两份试卷,将意见写在特制纸条上,交付主考大学士裁断。这些纸条,亦会作为证据留存下来,以待将来复查核验。

   众人起身,躬声应是。

   **

   次日,放榜日。

   会试放榜,因逢杏花绽开,又名“杏榜”。

   今年因礼部推迟了考试时间,放榜日才顺延至五月中旬。杏花已落,杏子已结。

   一大早,上京世家大族、王公权贵们的马车便纷纷向贡院方向涌去,因杏榜就张贴在贡院南墙上。虽然会试之后还有殿试,但大渊殿试,只定三甲名次,并不淘汰考生,因而杏榜一出,殿试三甲名额,几乎等于已经锁定。

   世家大族和京中权贵如此踊跃,一部分自然是为了第一时间看到子弟成绩名次,另一部分则是为了提前相看人才,以备将来招揽用。

   谢琅天不亮便醒来,等骑马出了门,去殿前司当值路上,才得知今日是放榜日。

   雍临看主子似有心事,正奇怪这一大早能有什么烦心事,就听谢琅似愁似叹问:“这会试一旦没考上,是不是就没有当官希望了?”

   雍临点头:“是呀,只有通过会试,才能参加后面的殿试,才能有进士身份。有了进士身份,才能有机会当官。”

   “唯慎。”

   后面忽然传来熟悉声音。

   谢琅勒马回头,果然见是二叔崔灏,一身干练武袍,正坐在马上,由亲兵李梧牵着马,朝他过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