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国子学63(2 / 2)

   黄纯迟疑片刻,应是。

   等另外二人退下,殿下安静下来,皇帝竟起身,从屏风后走出,来到谢琅面前。

   谢琅维持跪姿。皇帝驻足片刻,忽道:“朕知道,先前那桩婚事,委屈你们谢氏了。”

   谢琅一怔,不解皇帝何意,忙伏跪道:“臣惶恐。”

   “可朕有朕的无奈,这九五至尊之位,看似高高在上,掌握着世间无上权柄,可天下事,并非朕一人说了算。大多数时候,朕的想法和意见,甚至可以说是不足一提。朕有时候,倒是十分羡慕你父亲,有一副强壮筋骨,可以跃马疆场,保家卫国,为江山社稷尽情挥洒血水汗水。”

   谢琅忙道:“盖因陛下贤德,臣子才能竭忠尽事。”

   皇帝似笑了声,道:“起来吧,你是朕新任的殿帅,别总跪着了。”

   谢琅应是,起身间,才第一次近距离看清皇帝面容,那是一张十分白皙清瘦的面孔,不似君王,倒似个文士。

   谢琅记得二叔说过,这位陛下为太子时,便因身体羸弱为先帝所不喜,但先帝子嗣单薄,其他皇子不是英年早逝就是因行谋逆事败惨遭圈禁杀戮,最后皇帝位,偏偏就是落到了这位生母卑微、身体羸弱的九皇子身上。

   这位皇帝虽然是靠着世家势力登上帝位,但登基之后,并未一味倚重世家,反而在长姐明睿长公主支持下,大力吸纳寒门学子进入朝堂,并在凤

   阁内设两名寒门宰相,向天下宣告朝廷倚重寒门的决心。之后为了缓和世家与寒门的矛盾,明睿长公主与上京第一大世家卫氏三郎卫晏成婚,寒门世家短暂握手言和,寒门宰相陆允安得以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大渊朝国库充盈,实现久违的中兴。

   再之后,陆允安督战西京,勾结外敌,犯下叛国谋逆重罪,西京陷落,数万百姓死于敌虏屠刀下。陆允安成为人人唾弃的罪臣,寒门势力彻底退出大渊朝堂,陆允安此前耗费数年心血制定的改革措施也全部沦为一纸废文。

   因陆允安是主动认罪伏诛,此案从掀起到定罪,只经历了不到半月,如果剔除登闻鼓事件的影响,时间可能更短。

   高坐明堂的皇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