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继海伤退(1 / 2)

事实证明,某协会选择沉默的做法是无比正确的。

热度一过。

华夏有关李新的讨论,除了足球圈内少部分人,在闲聊时会提一嘴外,其他人似乎都已经忘了。

先前常常把李新登上头版头条的《体坛周刊》和《足球报》,现在也只在其他赛事快讯版面的角落里,用一段小豆腐干的文字,更新着李新每周在德甲的表现。

莫可名状的人,使用了无形的手。

没了董大嘴巴和小冉同志的跟踪报道,名声在华夏趋于沉寂的李新,低调地在科隆体育大学报名了教练员培训课程。

在这所几乎全是科隆死忠球迷的大学里,李新作为科隆队“王子”,提出保密要求后,学校当然积极配合。

继续扛着球队前进的李新,在赛季最后阶段还是败在了德甲南大王的脚下。

2002年5月6日。

板凳厚度不够的科隆,因为伤病,在联赛倒数第二轮客场挑战南大王时,被南大王以4:1的比分,干脆利落地斩于马下。

唯一欣慰的是,李新利用前场任意球的机会,收获了本赛季第21粒联赛进球。

原本只落后南大王1分的科隆,本场失利后,直接将南大王送上了冠军宝座。

看着自己面前兴奋不已的拜仁球员,李新心里很平静,他已经拼尽了全力,所以他不觉得有什么遗憾。

2002年5月14日,踢完最后一轮德甲联赛后,收获22粒联赛进球和29记助攻的李新,入选赛季最佳阵容,同时他还被评为赛季最佳球员,并在联赛进球榜和助攻榜上分列第二位和第一位。

差一点再次创造“凯泽斯劳滕奇迹”的科隆,最终在积分榜位居第二。

5月15日,早早就收到了米卢电话的李新,坐上了回国的航班。

第二天晚上,李新低调地回到了山城老家。

两天半后。

2002年5月19日,华夏足协发布了华夏男子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赛决赛阶段比赛名单,发布原文如下:

“经华夏男子国家足球队认真研究,并报经华夏足协批准,决定由下列23名队员组成华夏男子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

他们是:

江津、安琦、区楚良;

范志毅、李玮峰、孙继海、吴承瑛、杨璞、徐云龙、张恩华、杜威;

铁子、李新、肇俊哲、李霄鹏、曲波、马明宇、邵佳一、祁宏、于根伟;

李金羽、杨晨、宿茂臻。”

最终名单出来后,对于落选的球员,华夏球迷最心疼的就是来自大连的李明。

此事不提。

李新继续低调地在老家待了几天后,5月25日晚,他就乘飞机抵达了燕京。5月26日上午在燕京机场与国家队队友汇合后,随队乘机抵达了世界杯训练营:韩国西归浦。

入驻训练营当晚,意气风发的某协会官员,就给全队下达了一个振(po)奋(huai)人(xin)心(qing)的口号:

“团结就是力量、态度决定一切!”

对于这个口号,某协会喉舌媒体的评价是:中西合璧的口号,是华夏队在世界杯上迈出的第一个脚步。

在和队友们汇合时,队长马儿就以一起去阅读“1号文件”为由,将李新拉到了一边,说透了相关内情。

马儿一再叮嘱李新,切记要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轻易对外发表任何言论。

李新点头应是,并牢记于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