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入选(1 / 2)

据华夏某协会内部人士爆料,米卢在离开燕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夕照寺街绿景馨园12号时,脸色很不好,完全没了他以往笑容可掬的模样。

并且有小道消息说,在米卢离开后,华夏某协会的“南天王”啪、啪、啪的连摔了三个杯子。

到了晚上,才有知情者透露,原来米卢今天在“南天王”手中要去了三个可以完全自主决定的国家队队员名额,而之所以让一向和和气气的米卢,能在今天如此胆大妄为的,在历来都说一不二的“南天王”面前,占得便宜的根由,就是最近一个多月来,在德乙出尽风头的李新。

因此,燕京地界的足球圈内人士,都在私下讨论猜测,从不吃亏的“南天王”会什么时候对米卢动手。

很快京圈人士的猜测就传到了“阎王”耳中,知晓副手秉性的“阎王”意味深长地给“南天王”打了个电话。

一切以大局为重。

不要因小事,而闹出笑话。

一切就这样在燕京的夜色里,慢慢归于平静。

2000年10月2日,国庆节的第二天,还沉浸在假日气氛中的华夏球迷们,率先一步,获得了令人神情欢愉的材料。

华夏球迷们在精神上满足的缘由,并不是因为在昨晚的比赛中一传一射的李新又又又又又占据了头版头条,而是《体坛周报》和《足球报》在这一天,以不同的记者视角,同时间地,各自刊登了一篇对华夏超级足坛新星的专题报道。

报道中,第一次讲述了李新如何从华夏山城的乡村,抵达曼联的经过。

六年前一个从小自学英语的,小学还未毕业的华夏乡下少年,壮着胆给当时还未授勋的弗格森爵士,写了一封,有关足球梦想的信。

却不曾想,梦剧场的话事人,会真派人到华夏考察这位少年,更不曾想,这位写信的华夏少年,在有梦想外,还有不错的天赋。

不久后,天赋非凡的华夏少年,来到了曼联的卡灵顿基地。

而尊重少年个人意愿的曼联,也没让外人知晓这本应在报纸期刊上大肆宣传的励志新闻。

……

直到今年,这位非凡的少年,才开始展露他身上的星光,他就是李新。

有道是,孩子都是自家的好。

众多华夏球迷,在报道中,看到了一个,完完全全长在他们心里各个点上的优秀少年。

阳光、和气、知书达理、场上表现与学习成绩也非常突出。

这不就是妥妥的国民儿子么?

于是网上各大论坛,又一次掀起了李新热。

最近一个多月,在有关李新的报道上,基本只能拼凑一些纸媒材料的新浪,终于痛定思痛,提前两年,祭出了兼职体育中文编辑这一终极搬运工。

他们的工作内容很简单,就是将国外网站发布的热点体育新闻,翻译成中文后,直接发在自家体育新闻栏里。

这群说是小编实质是翻译的文字工作者,唯一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上夜班。

然后,这类工作很快就被在校的,眼神清澈的外语系大学生包圆了。

别问作者为什么对此事这么清楚,作者一定不会给你说,他在大学时,由于生活窘迫,不(shang)得(gan)已(zhe)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也不会讲,他自己毕业于体育外语外事方向的英语专业。更不会提,部分退役的华夏球员在考取国际足联颁发的教练证书时,他也是最后答题试卷的翻译人员之一。

别问,一问就是作者的几个穷师兄干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