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东归64(1 / 2)

碧空万里,蔚蓝如镜。

终南山上,景色宜人,皑皑白雪,若浮云间。

未央宫,天禄阁。

听得刘裕所言,刘义真打心眼里佩服自家老子的战略眼光。

历史上刘裕东归之后,拂拂虏轻骑南下,阻遏潼关,控制青泥,把关中变作了一口瓮。晋军成了瓮中之鳖,除了刘义真、段宏逃脱以外,晋军全军覆没。

“孩儿谨记阿父教诲,一定注意潼关、武关方向。”刘义真躬身向着刘裕斩钉截铁地答道。

“还有一事!”

刘裕看着自己的爱子,郑重地叮嘱道:“沈田子与王镇恶争功,关系愈发紧张。为父东还之后,你要密切留意,想尽办法化解二人之间的矛盾。

说到此,刘裕语气中透着些许无奈,向刘义真解释道:“刘穆之突然病故,江左无人。”

“若非资历高于沈田子者,如王仲德、檀道济等为父另有任用,需以他们的威望执掌中外军,确保江州、豫州、徐州等重镇安危,阿父不会将二人同时留在关中。”

“之前为父未曾告诉你这些,是担心你年幼,处理不好。”

“‘杨林大营’还有折冲府,以及你处置李润堡、雍城之事,为父相信你于政治,于军事都有了自己的主见。若还有不能决策之事,可与王修商量。”

“诺!”刘义真微微躬身,而后扬起小脸,看向刘裕问道:“阿父,若王镇恶、沈田子二人不听劝告,仍然一意孤行,甚至影响到关中安危,孩儿是否可以......”

后面的话刘义真没有明说,但是刘裕从刘义真清澈的眼神中看到了一抹狠厉。

自己这个儿......杀伐果断。

应该高兴才是。

为何心里会突然间升起一股隐忧?

不动声色地看了眼刘义真,刘裕面露凝重,沉声说道:“若二人实在不听劝,又影响到了关中安危,你可以......杀一个,留一个。”

“诺!”刘义真没有犹豫,当即拱手应诺。

他并没有发现刘裕看向他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担忧和犹豫。

现在的他,脑子里都是沈田子、王镇恶的身影。

二人该留谁,他还要考虑。

倒是历史上,刘裕是否也对刘义真说过前头那般话?刘义真觉得应该是说过的。

奈何当时的刘义真太过稚嫩,即使比其他的幼儿早熟,却也没有他这种两世为人的心智。

前世的关中之乱,现在想想,纵然刘义真年幼无知,也难脱干系。

至少王修之死是他一手造成的。

......

十二月初三日,秦川大地,朔风凛冽。

长安城东三十里,霸上。

旌旗猎猎,战马嘶鸣,铁甲铿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