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宰相府第54(1 / 2)

皎洁随处满,流乱逐风回。

碧台如始构,琼树似新栽。

细密的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落在未央宫高高的台基上,很快就垫了白白的一层。

“阿父,孩儿还有个请求!”

宣室殿暖阁内,在两裆外罩了件厚实裘袄的刘义真,看着刘裕开口说道。

“说说看!”

或许是有些冷了,刘裕也命人拿了件厚实的裘袄过来,一边穿,一边说道。

“孩儿......想再要一千匹马!”

刘义真有些犹豫,毕竟一千匹马对于如今的江左而言不是小数目,甚至可以说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刘裕稍稍愣了一下,穿好裘袄后,示意刘义真跟着他走到大殿门口。

看着大殿外纷扬的雪花,刘裕稍作沉思后道:“这一千匹马为父给你,为父再从军中给你挑选些许骑兵训练的好手,安排到你的新兵营中。”

刘义真听得心中一喜,赶紧朝刘裕叩谢道:“孩儿谢过阿父!”

“起来!”

刘裕弯腰把刘义真扶起,走到殿外的连廊上,伸手接下一片雪花,刚毅的脸上略带忧色道:“一千匹战马于我朝而言虽然不少,却是小事。”

“为父最为担心的还是离开长安东还之后,关中之地的安危。”

“此为四战之地,虎狼环伺。道民离世,自然瞒不了胡人。他们或已磨刀霍霍,就等着为父东去,趁机南下。”

“阿父!”

刘义真听得此话,连忙说道:“孩儿以为若要确保关中无恙,一万精兵确实少了些。儿想再向阿父要健卒五千人。若有这一万五千人于关中,守成当是无虞。”

历史上刘裕东还,只在长安留下一万精锐。

这一万人长安而外,还要确保上邽(天水)、冯翊、河东三个方向的安危,往往首尾难顾。

这也是刘裕东还,赫连勃勃命大军南下,拂拂人能够轻易到达潼关、青泥的原因。

至于潼关的驻军,具体有多少,史书上未作明确记载,想来也在万人左右。

但因为要防御索虏,确保河洛安宁,潼关驻军除非河洛告急,轻易动不得。

历史上即使关中惨败,亦未见得潼关驻军增援的记载,原因怕是就在于此。

刘义真的想法也简单,若能多要五千人,只要关中以东的天水、以北的冯翊、以东的河东不出问题,那这五千人大有可为,随时可以支援各方,赫连南下之势定然能够被遏制。

刘裕眉头微微扬了扬,看着自己的爱子,说道:“给为父一个理由!”

他这个第二儿自入得关中,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惊喜。

先是灭李润堡,而后收复雍城,再是募兵训练,杀伐果断。这些在长子义符、三子义隆身上他都未曾看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