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夏国主赫连勃勃31(2 / 2)

此人正是威名赫赫,称霸西北的大夏国主赫连勃勃。

他的嘴角微微扬起,脸上挂着淡淡的自信微笑。

“军师,你看看!”

赫连勃勃说着将手中密奏递给了一旁的宦者,宦者恭敬的接过,躬身送到了坐在下首,身着汉家衣裳,年过半百的汉人官员。

其名曰王买德字宽白,本为姚秦镇北参将,弘始十三年投降赫连勃勃,因奏对有方被赫连勃勃拜为军师中郎将,成为赫连勃勃最为倚重之谋臣。

王买德接过密奏看了看,笑道:“陛下,这刘裕的第二儿倒是胆大。如此时局,不仅出长安,入上林苑,还敢屠戮李润堡李氏宗人。”

“不得不说,刘裕对于此子确实宠爱,若能擒来,必能使刘裕方寸大乱,亦能给关中不服刘裕者以信心。”

赫连勃勃听得摆了摆手,轻笑道:“刘裕京口起义以后,训练了一支战力强悍的死士,南人称为‘暗卫’。”

“义真出长安,不仅带了‘具装骑兵’,这支‘暗卫’也出现在‘李家庄园’,想要生擒他近乎无望,甚至还会激怒刘裕。”

“何况刘裕此子可是块肥肉,谁都有觊觎之心,用不着我大夏出面,让他们去消耗刘裕。”

“倒是可以派人同韦垣、李焉接触。二人正值痛失至亲之时,若能加以利用,策反二人,阻碍关中治理,朕南取关中将轻而易举。”

“陛下可是有了南取关中之策?”王买德看向赫连勃勃恭敬地问道。

赫连勃勃笑道:“刘裕克长安,亡秦国,不过是为立威于晋室朝堂,谋取江左之地。”

“即克长安,利在速返,以完成其功业。至于关中,或留子弟,或留文武。待刘裕东还,而关中不稳,朕取之若拾芥耳,不如秣马厉兵,休养士卒,待时机一到即刻发兵,则关中可平。”

“陛下英明!”

王买德起身朝着赫连勃勃行了个大礼道:“如此臣这就命人与韦垣、李焉接触,拖延刘裕治理关中。”

“陛下!”

王买德好似想到了什么,朝赫连勃勃建议道:“如今以司马休之为首的司马家宗人虽多数逃亡魏国,据臣所知仍有些许司马家人留在南国,谋求‘反宋复晋’。”

“臣以为,这些司马家人我朝亦可与之接触,甚至提供些许支持,让他们与刘裕内斗,消耗南朝国力。”

“嗯!”

赫连勃勃听得大为赞赏道:“军师此计可行,速去安排。”

“诺!”

.......

长杨宫,秦汉游猎之所在,在盩厔县东南三十里,本为秦旧宫,汉修缮之后为天子行宫。宫中有垂杨数亩,因而取名长杨,有门曰射熊。

如今的长杨宫历经战乱,虽多有修复,但规模比之秦汉差之甚远,四周墙垣缩小两倍不止。宫中只剩长杨殿、昭阳殿、宣和殿及其附属建筑,以及数座楼阁。

“驾!”

芒水畔,黄土朝天的官道上,犹似千军万马发出的隆隆声响,响彻天际。

百余骑兵护着刘义真飞快的往长杨宫疾驰,官道两侧粗大的垂杨急速地往后退。

“桂阳公,前面便是长杨宫了!”

听到刘乞说话,刘义真抬起头,便见得一眼望不到头的垂杨林中,一道三丈余高的宫墙耸立期间。

自入关中以来,募兵之事,可谓一波三折,今日终于看到希望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