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和尚,厚道(1 / 2)

“霍,口气不小!”

刘裕看着自己这个第二儿,脸上和蔼之色渐隐,取而代之的是严肃:“尔乃我宋国公子,不可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当戮力以匡天下,而非盛与口欲。”

刘义真愣了愣!

这是在责备他虚言浅薄,清谈而不务实!

“阿父!”

刘义真赶紧伏跪于地,雨声泪下道:“儿虽年幼,却非虚薄轻动之人。”

“关中故土不沾王化逾百年,今失而复得,实在不易!”

“儿有感阿父辛劳,将士用命,这才斗胆直言!还请阿父许儿以部属,儿必将不负所言。若失败,儿甘愿受罚!”

说完,刘义真朝着刘裕拱手至地,重重叩首。

这算是立下军令状了。

刘裕瞳孔微缩,似乎是在考虑刘义真地请求。

“宋公!”

站在一侧旁观多时的慧严和尚突然向刘裕合掌行礼道:“吾观桂阳公言自肺腑,情真意切,非似清谈浮虚。”

“老衲在此亦斗胆请求,请宋公恩准,让桂阳公试之一二。”

此话一出,莫说刘义真,就连刘裕都眉头一挑。

慧严自跟随北伐以来很少发表意见,但每一次提出的建议刘裕都会采纳。

刘裕看向慧严和尚,后者笑容可掬地点了点头。

“罢了!”

刘裕本就有意找机会让刘义真历练。

纵观历史,甘罗十二拜上卿,霍去病二十二封狼居胥。

自家这第二儿只是练个兵,倒也不算出格。

想到此,刘裕的神色缓和下来,看着伏跪在地的刘义真,沉声叮嘱道:“既然你有匡扶天下之志,为父恩准便是。但军事非儿戏,不可任性妄为。”

答应了!

刘义真心中狂喜,叩首高呼道:“孩儿谨遵阿父教诲!”

看着欣喜若狂的爱子,刘裕板着脸故作严肃道:“不要高兴太早,你可是向为父立下军令状的,若练兵不成,为父必当重罚!”

“请阿父放心!”刘义真激动地应道:“孩儿定不叫阿父失望!”

“起来吧!”

“谢阿父!”

刘义真站起身,感激地朝边上的慧严和尚眨了眨眼睛。

这老和尚,厚道!

从城墙上下来,刘裕叫来身边一名三十出头的年轻武将道:“带桂阳公去中军大营。”

“诺!”

这名武将刘义真非常熟悉。

刘荣祖,现为建威将军、太尉中兵参军,属于宋台武将当中少壮派将领,打起仗来比之军中老将亦不遑多让。

叫上刘乞,跟着刘荣祖出潼关南城墙,中军大营就设在南城墙外的山塬上。

潼关不单单指潼关关城,而是以潼关关城为主,包含潼关西侧的黄坂巷,五里暗道,东部禁沟所在黄土塬上的十二连城,以及南边秦岭脚下的数座关隘。

历史上潼关驻军最多时达十五万人。

黄土塬中军大营中驻扎着刘裕自北府挑选出来的精锐,更有灭亡南燕时收降的‘具装虎斑突骑’。

北府精锐是刘裕在东晋北府兵的基础上组建的,与东晋太傅谢安之侄谢玄组建的‘北府兵’不可同日而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