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危险的来临33(1 / 2)

夏县。

娄家。

娄家已经在夏县发展了近百年,从寒门逐渐发展成为控制夏县的豪强之家。

现在的娄家还称不上世家,最低级的世家也要三代有人出仕为官,而且为官至少是七品以上入品的才是,不入品的小吏根本都算不上。

娄家发展到娄常这一代,才总算出了夏县县令这个入品的官员。

所以,无知的小民称娄家为夏县的世家,不过在明眼人看来,娄家不过是夏县的豪强罢了。

所谓的豪强就是有财富、有社会地位,但还是没有政治地位。

今日的娄家很热闹,因为这是娄家一年一度的家族会议。分布在夏县的重要族人,今天都会聚集在这里。

会议的内容也和往年差不多,今年就是有一点异常。

临近年关,正是大批量采买的季节,但是今年的官盐销售比往年少了不少。承揽官盐的销售也是娄家的一大进项,要占到家族收入的三成。

对于这点娄常没有在意,只是随口吩咐族人去查一下,看看有没蹊跷。

官盐价高,凉国又不产盐,每年都会流入私盐,娄家暗地里也在经营私盐,毕竟官盐还要交税给朝廷,私盐的得利全都是自己的。

以往的时候娄常或许会派人着力的调查,但现在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关系到他们娄家生死攸关的大事。

前几日出外游玩的李家三公子,在夏县失踪了,李家问询的信函已经发来了,这可是要了娄常的老命了。

李家不比娄家。

李家是真正的世家,在秦安郡已经传承近两百年,近百年来把控秦安郡,祖上秩比两千石的高官也是出了好几位。

如果李家的三公子真的在夏县出了事,不单是娄常的官做到头了,娄家也可能招来灭门之祸。

所以一年一度的家族会议,娄常现在开的也是索然无味。

……

有时候,当人为未来的危险而忧心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当下的危险。

当韩易还在为青羊村发愁如何应对官府带来的危险的时候,来自于身边的危险往往会看不见。

青羊村近两个月的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凭着盐带来的收益,这一年冬天的温饱不成问题。在这个时代“温饱”二字,对于夏县普通的乡民百姓来说,可以说是这一辈子终身的追求。在他们的眼中就像现世人眼中的“百万富翁”一样。

青羊村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变成了“温饱”之村,带给周围人的震撼可想而知。

因为他们知道的青羊村在两个月前还是个偏僻的连收税的小吏都不愿意去的村子,现在的却变成了人人都可以温饱的村子,其中的差距、心理落差之大可想而知。

人心就是如此,当大家一起处于贫困的时候,大家都会彼此支架相处融洽,还能相互帮助、相互关怀。一旦有人富裕、发达了,就是数不尽的流言蜚语、诋毁、嫉妒和仇视。

就像是抓螃蟹一样。

当抓螃蟹的人,抓到第一只螃蟹的时候,他会盖紧装螃蟹的篓子,因为螃蟹会从里面爬出来。但是抓住第二只之后他就不会再盖紧篓子了,因为当有螃蟹将要从里面爬出来,另一只必然会再将它拽回去。

人和螃蟹的道理是相通的。

青羊村和周围的村子都相安无事、相处了几十年的。一旦陡然穷人乍富,周围的人要么是想要得到,要么是想要毁掉。

于是青羊村私盐的消息,比韩易和赵道长预想的更快的速度传了出去。

当然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娄家,娄家既是掌管夏县的官家,也是承销夏县官盐的豪强。青羊村的私盐关乎到娄家的切身利益,往年的时候必然会得到娄家的重点调查,现在因着李家三公子失踪的事情,就被娄常轻飘飘的带过去了,也算是意外之喜。

夏县的存在几百年,财富是有数的。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大多是已经有了主人。强者得其多,弱者得其少。

青羊村的私盐搅动了夏县已经稳定几十年的财富格局。在有心人的眼中,私盐虽然是出自青羊村,财富的主人却还不是他们,得到了财富不重要,守得住才重要。

现在势力最强的娄家因为李三公子失踪的事情无心出手。

那些占据山林的刑徒山匪,就像是闻到了腥味的野狼盯上了青羊村。

……

夏县境内,最大的一股山匪是占据牛首山“一窝蜂”已经占山为盗好多年了。在夏县境内来说已经算的的上是根深蒂固了。

一股坐地的山匪不同于流匪的地方自然在于经营。

流匪到任何地方都是想着捞一把就走,恨不得竭泽而渔。

坐地匪不一样,就像是割韭菜一样,想着细水长流。

既然是经营,就少不了要消息灵通、耳目众多。

所以上一次青羊村换盐的事情就少不了要传到牛首山上“一窝蜂”的耳朵里面。

“一窝蜂”没有先出手,而是先安排人把消息传到娄家,毕竟夏县势力最大的就是娄家,先要确定青羊村的私盐跟娄家有没有牵扯,才好动手。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坐地匪,没有眼力见儿,早就被灭了好几次了,哪里还会活到今天。

消息传到娄家后,它还特地等了几日,娄家似乎不怎么上心,一直也没有人传回消息要追查此事,这人“一窝蜂”心里拿不定主意,又耽搁了些日子。

他们哪里知道娄家现在正忙着找李家三公子呢。

迁延日久,‘一窝蜂’已经决定不再等娄家的态度了,毕竟一块无主的肥肉就摆在了眼前,时间久了这哪能忍得住哇!

对于一个经营成熟的山匪组织,早已经没有组织初创时的鲁莽、冲动这些气质。

已经确定好了目标,就要做前期的工作,打探好消息,做好敌我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就是行话里说的“踩点”,这些都是血泪积累下的经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