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再入青羊山(1 / 2)

第二天一早。

赵不易便跟着孙大叔和韩易上山。

这次上山轻车熟路,并且队伍人少,比上次的脚程还要快上几分。

“这位道长,年纪比孙大叔大,走这么快的山路一点也不累,练气息都没有变化,这是奇怪?”

因为队伍人少,在山林里过夜不安全,所以孙大叔想着今天到达上次捕猎的据点,在路上加快了速度,韩易一路跟着已经是气喘吁吁,但是看向赵不易道长,却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速度却是一点也不慢。一身肥大的道袍没有影响分毫,穿行在山林里,没有一点剐蹭,就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飘逸潇洒的狠。

孙大叔见此情景心知,这位道长并不简单。反而没有刚开始赶路时的急切。

倒是韩易见此情景,心中疑惑不已,带着疑惑的眼神频频看向赵不易。

赵不易自然是注意到了韩易,似乎看到了他的疑惑。

于是开口说道:“吹嘘呼吸,吐故纳新”

然后伸手抵住韩易的后背。

一阵莫名的震动传来,韩易的呼吸也开始合着这个震动的韵律变动有规律起来,随着呼吸的调整,整个身体开始变得轻盈,走起来也不再劳累。

此时韩易才知道,这位道长果然是为高人。

一路疾行。

孙大叔是山林的常客,经验老到,入这青羊山像是回家了一般。

韩易得到赵不易相助,疾行之下并不感觉劳累。

赵不易更是闲庭信步在山林里穿行。

所以三人速度很快,就到了上次打猎时的营地。

距离上次捕猎,没过多久,营地的人的气息还没散尽,自然是没有动物野兽敢前来一探究竟。所以还是离开前的样子,里面的东西一概没动,只是积累些灰尘。

时间已经是临近黄昏,简单的打扫一下就开始做晚饭。

晚饭也是很简单,山此打猎的鹿肉合着一些粟米,做成了一锅香喷喷法人肉粥。

做粥最是讲究火候,先是大火烧开,然后是小火炖熬,熬得过程不断翻动。

为了中和油腻,还放进了不少的山野菜干,最后撒上一小搓盐,整锅粥的香味得以升华。

一锅粥分食殆尽。

三人吃的是滚瓜溜圆。

韩易倒到底是年轻按奈不住性子,不禁开口问道“道长,你到底想要采什么药?”

按理说,采药应该是在夏秋植被繁盛的季节,那时候也是山里面的药材生长的时候,怎么会有冬天的时候上山采药,非常奇怪。

“到时你就知晓了”

赵不易神情淡然的回答道。

同时心中却暗自叫苦,上山采药是他随口编出来的借口,他哪知道这里有什么药值得入他这样的江湖前辈亲自出手。

不过他这此的目的不过是想要和韩易借机接触,正好在这山上却是达到了。

“道长,今日白天见你穿着道袍穿行在山林里,丝毫未沾上泥土尘埃,这是什么功夫?”

韩易终究是开口问道。

“小孩子家家,瞎打听什么?”

孙大叔到底是知道些经验的,多余向赵不易这样的江湖高人,所以打听人家的武功根底,无疑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有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赶紧开口呵斥。

“小孩子还年轻,道长勿怪”

孙大叔转身向赵不易道歉,请勿怪罪。

赵不易此时正在想着怎么开口,怎么会怪罪。

“无妨”

赵不易轻轻挥了挥手,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刚才我所走的步,叫硅步,是轻功的一种。”

“硅步?”

韩易心中疑惑。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个名字可是取自荀子《劝学》篇中的“硅步”?”

韩易问道。

听到这话赵不易反倒是吃了一惊。

方才赵不易刚想向韩易解释硅步的由来,不想韩易仅凭“硅步”两字就道出了,它的出处。荀子虽然是儒家先贤,但他的名篇也不是一个山野小子就能脱口而出的。这孩子看来真的是和儒宗渊源不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