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的麻烦到了(1 / 2)

三日后。

归藏山。

苏仪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至今还困扰的五位院主。

但是今天他们又迎来了新的麻烦。

“消息可靠吗?”其他四位院主正围坐在崔柱的身边,问着今天得到消息的准确性。

因为他们今日得到了一条从魏国都城平京传来的消息

“魏国丞相王琰上书魏国女帝,太子成年,请为太子加冠,而到时的加冠之人就是五代夫子卢光。”

收到这个消息后崔柱赶忙召集其他院主来商议此事,因为此事事关重大,这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挑战,赢了的人可以掌控归藏山。

“王琰,其心可诛!其心可诛!”院主里脾气最火爆的宁白骜开口骂了起来。

“不错,夫子已经十年没有下山行走了,虽然赵师兄这十年间会假扮夫子在归藏山走动,但是从未再见过外人,这十年间外面已经是谣言四起,而且归藏山里不乏他们的耳目,看来他们已经猜到了什么?”

“他们”自然是指的儒宗世家,儒宗的势力主要分成两部分,一是儒宗世家,是由一代夫子张无解的门人弟子建立的,主要是分布于各国的朝廷。再就是归藏山,是儒宗的武力后盾,主要是在江湖行走,也是儒宗后辈人才的培养地,儒宗的后继力量除了家族培养,就是归藏山学习,所以归藏山的弟子上可以居庙堂之高,下可以行江湖之远。

历代的夫子都是先主归藏山,后以归藏山来控世家,世家与归藏山合之为儒宗,以儒宗而行天下。

夫子先是归藏山之主,后为儒宗之主。

五代夫子已经逝世十年了,五位院主也相信这件事不可能瞒得了天下人,迟早要有人知道,而且最有可能先知道的就是儒宗世家的人,毕竟归藏山的弟子大多是这些世家的子弟。这些年的种种流言,院主门也明白是这些人的试探,这十年间不乏有儒宗世家家主上山来求见夫子的,但都被他们五位院主给挡了回去了。

他们五位院主的威望总是有用尽的时候,所以他们才急切的寻找夫子的转世之身,能为当日的莫无累喜极而泣。

但是今天得局面,又是不一样,不是单靠五人的威望就能压得下去的。

当今儒宗世家有二姓三望之称。

所谓,二姓指的是儒宗世家里势力最大的两个姓氏,一为王氏,另一为崔氏。

三望指的是太原王氏、靖河崔氏、茂陵崔氏。

太原王氏是魏国最大的门阀世家,靖河崔氏是东方齐国最大的门阀世家,也是当今世上排名三甲的门阀世家,再就是茂陵崔氏在南方梁国境内也是排名前五的世家门阀。

这三家是儒宗世家的代表,好在这十年间这三家没有亲自下场闹腾,否则他们五院之主也不是能轻易的把事情压下了的。

但是今天得事情真不一样,太原王氏的家主王琰亲自下场,虽然不是亲自登山,揭开事情的真相,但是却更加难办。

王琰亲自登山,以他们几十年的交情,自然可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可以告知他真相,他们五人也绝对相信王琰可以保守秘密。

现在王琰的上奏,是想把魏国的势力引进来,而且是掀开桌子,要把事情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因为魏国的太子元昭有一个特别的身份,他是五代夫子的入室弟子,也是唯一一个弟子。

五代夫子卢光虽然弟子众多,但也只是让他们叫一声老师,能叫他师父的也只有魏国太子元昭一人而已。

虽然元昭只在拜师的当天见过夫子一面,但是师徒名分早已定下。

一旦说夫子已经不在人世,按照儒宗的规矩自然是要等待夫子的转世。但是在夫子的转世之身被找到前,以及夫子转世之身成年之前,都需要找人代行打理儒宗的事物,现在是假托五代夫子闭关的名义,儒宗事物由礼院院主崔柱打理,三望的家主和其他四位院主协理。

现在夫子有名正言顺的弟子,而且弟子也要加冠成年,那么五代夫子逝世的消息公之于众之后,由夫子的弟子主理儒宗的事情也就是名正言顺的事了,在注重君臣父子名分的儒家来说,名分是很重要的,更不要说太子元昭到时候还有魏国做后盾,到时候来控制儒宗简直是轻而易举。

虽然只是从魏都平京传来了一则简单的消息,但也能让归藏山五位院主都坐在一起,难以应对。

“大巧不工,最简单的才是最有用的。”

“众位师弟、师妹,王琰上奏的目的我们都是清楚的,现在最重要的我们要如何应对?”崔柱望向众人开口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