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臣就像海绵83(1 / 2)

真论行军打仗,排兵布阵,于谦比起历朝那些名留青史的名将自然是有所不及。

但论战略眼光,对大明有救国之恩的于谦那是毫不逊色。

半个时辰后,于谦终于放下手中的密信,整个人像被吸干了力气一般靠在座椅上长吁口气。

再看于谦的脸上跟头顶,大冷的天气里,已经全是汗珠。

大明的太上皇帝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但于谦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那是大明的太上皇帝。

经此一战,草原上再也没任何势力能够阻挡太上皇崛起了。

那座曾经笼罩在汉人头顶,压得无数汉人喘不过气来的昔日帝国,已经不可不免的再现人间。

而反观大明,土木堡一战可以说把整个北方的精锐给败光了。

于谦的眼神渐渐变得锋锐,若是昔日的强大帝国再临人间,整个大明北方,将无有可战之兵。

在这一刻,于谦想了很多很多。

但最后,所有的想法都随着一声叹息化作泡影。

于谦猛的站起身,亲自研墨,最后在纸张上写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与此同时,草原上。

朱棣裹着厚实的皮袍,正双指指着池城的鼻子,“池大人,鞑靼的这四万降卒我可是就交到你手上了,怎么用,那是你的事情,别的我都不管,也什么都不想过问,我就要你给我一个答复,开春时候你能交给我一副怎么样的答卷。”

池城弓着身子恨不得跪下去,可是不行,朱棣不许他跪。

“大汗,臣确实是做不到,世祖至元十九年,于居延海探马赤草地屯田,为户二千二十七户,为田四百八十六亩!”

“四百八十六亩啊,大汗让微臣一下就给出二十万亩的答卷出来,微臣就是去抢,去变,这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池城弓着腰道。

朱棣鼻子都气歪了,“池城,你说两千人听你调度,你有把握能开垦出两万亩的田地来,现在我给你二十倍的人,只要你给我完成十倍的任务,这很难吗?”

冷汗从池城的头上冒了出来,“很难,难到不可能完成,大汗,说实话四万人的降卒,微臣别说带领他们去开荒了,您就是只要微臣管好这四万人,让他们别处乱子,微臣也做不到。”

朱棣冷哼一声,“降卒是什么?降卒就是想活命,你要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得干什么,不听话的一律杀掉就行了,除了这四万人的降卒,本汗还会继续轮番派十千营的两大营协助你,现在呢?能不能办?”

池城额头上的冷汗更大了,“大汗,二十万亩跟两万亩那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了,开荒出二十万亩的土地容易,可要养活这二十万亩的土地,那臣需要挖水渠,修水库,开挖河道,请问大汗有见过几月内挖成的水库或河道吗?”

朱棣也沉默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