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山高路远,日久年深32(1 / 2)

很快朱棣就又见到了于谦,这次于谦还带来了大明的礼部尚书,以及景泰皇帝的三道圣旨:

“景泰元年,大明与瓦剌签订盟约,两邦重修于好...”

“景泰元年,大明承认朱祁镇为草原日月可汗,统领瓦剌、鞑靼、兀良哈等草原各部...”

“景泰元年,大明遥尊前皇帝朱祁镇为太上皇帝...”

朱棣四平八稳坐在太师椅上听胡濙一个字一个字念着,心情说不上是沉闷还是激荡,两国国书,皇帝圣旨都到了,他真要启程了。

虽然朱棣不是第一次去漠北了,甚至可以说去到漠北就跟回了自己家一样。

可这一趟不一样。

这一次出紫荆关,也许就再回不来长城了。

失落的情绪是肯定会有的。

但朱棣到底也不是一般人,在胡濙念读圣旨的全过程中,朱棣都一直保持着喜怒不形于色。

失落的同时,朱棣内心同样也激荡。

去草原是朱棣自己的选择。

这一世还年轻。

朱棣他有大把的时间去泼墨。

他能在广阔的草原上再创业。

他能彻底消灭前元的余孽。

从地理上将草原的每寸土地化为大明的版图。

从文化上将草原的每个胡人化为大明的子民。

渐渐的,朱棣的耳朵听不到胡濙在说什么了。

有一个声音出现在朱棣的耳边越来越大声。

并有一副画面在朱棣眼前越来越清晰。

画面里,一个头戴王冕,身穿龙袍的威严霸气男人傲立长城之上,他俯览苍茫,声音浩浩荡荡,“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

就在朱棣要忍不住一拍座椅扶手,站起来大喊一声好的时候,胡濙端着一个托盘缓步走了过来,躬身行礼道:“太上皇陛下。”

朱棣瞬间回过神来,平静问道:“何事?”

胡濙双手高高捧着托盘,托盘上是一个纯银的精美酒壶,以及一个同样精美的纯银酒樽,“太后娘娘不能亲自来给陛下送行了,这是太后御赐的酒,请陛下喝下,太后还让老臣转告陛下,宁念故乡一两土,莫念他乡万两斤啊!”

“嗯?”

“嗯!”

此话一出,营帐内也先眼神徒然一冷,于谦更是脸色大变。

朱棣也狐疑的打量着胡濙,这老家伙到底知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这趟去漠北,怎么看都是走出去就没有归途的。

胡濙这老家伙是在帮太后传话,告诉自己太后在朝中运作,让自己找准机会回去重夺皇位?

然而胡濙就好像不知道自己刚才说了什么一般,再次老神在在道:“请太上皇饮家乡酒。”

朱棣深深看了胡濙一眼,拿起酒樽一饮而下,然后放回酒樽摸了摸嘴角,“既然是母后赐的家乡的酒,得喝,胡濙,你也替朕转告母后,本汗此去山高路远,日久年深,请母后忽念。”

潜台词就是老子走了,一去不回的那种,回去告诉太后别搞新皇的小动作。

开什么玩笑,要是想回去朱棣早回去了,哪用得着以后找机会。

朱棣不回去不是怕了新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