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嫦娥思凡60(1 / 2)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引子:混沌巨兽,据说它是盘古大神创造这个世界时遗留下来的混沌能量所化。它一直在元宇宙中游荡,吞噬一切生命。

战斗结束后,因为混沌巨兽实在太过可怕了,唐瑶依然心有余悸。

“瑶儿。这湖水就像你的眼睛一样清澈明亮。”盘中庸微笑着打叉道,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唐瑶的深情。

“是啊,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仿佛一个神秘的梦境。”晨曦微笑着回应,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个世界无尽的爱意。

就在他们继续欣赏湖光山色之际,湖中央突然出现了一道耀眼的光柱。光柱中,一个美丽的身影慢慢浮现出来。那是水之仙女,清雅。她的歌声婉转动听,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

“哎呀,这是水之仙女在唱山歌呢!”晨曦兴奋地说道,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光彩。

“那我们也来对唱吧!”文心一言提议道,她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和冒险精神。

于是,五人一起走向湖中央,与水之仙女清雅对唱起来。他们的歌声此起彼伏,或高亢激昂,或低吟浅唱,与湖水、清风、阳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在对唱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水之仙女清雅神情忧郁,似乎有着什么心事。他们决定探个究竟,帮助她解决困扰。经过一番调查和努力,他们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水之仙女清雅的恋人被困在一个神秘的地方,急需救援。

为了拯救清雅的恋人,五人又踏上了冒险之旅。他们历经艰险,穿越重重险阻,终于找到了那个神秘的地方。原来,清雅的恋人被困在一个巨大的水底宫殿中,被一群恶鱼所围攻。

“那群恶鱼这么多,我们要怎么办?”文心二言颤抖着声音问道。

“大家不要慌。”盘中庸安抚着众人,“我有办法对付它们。”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一张黄符,口中念念有词。黄符在他手中燃烧起来,化为一团金色的光芒,向那群恶鱼飞去。那群恶鱼发出一次次的冲击,试图冲散那团光芒。然而,光芒将它们紧紧束缚住。

“现在,大家齐心协力,用你们最强的法术攻击它们。”盘中庸高喊道。

唐瑶、晨曦、文心一言和文心二言纷纷施展出各自的绝技,一道道璀璨的光芒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能量,狠狠地击中了那群恶鱼。在光芒和能量的冲击下,那群恶鱼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身体也渐渐消散在空气中。

当一切都恢复平静时,盘中庸收起黄符,转身看向四位美女。唐瑶、晨曦、文心一言和文心二言也纷纷向他微笑致意。他们的笑容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暖和美丽。

成功解救了清雅的恋人后,水月洞天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在宴会上,他们与水之仙女清雅一起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回荡在湖面上。

水月洞天,是盘古元宇宙中的一处秘境,传说中嫦娥曾在此修炼。如今,这里却成了对歌的好地方。

就在大家都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盛宴的时候,一个绿衣女子突然出现在宴会中。她蒙着面纱,高歌一曲,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智慧。她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关注,也让盘中庸感到了一丝挑战。

面对这个神秘女子的挑战,盘中庸微笑着回应了她。

绿衣女子(蒙面)与盘中庸、晨曦、文心一言和二言,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山歌。

绿衣女子:“云遮月,水中望,嫦娥思凡情未了。”

晨曦:“天之涯,海之角,爱如江水自滔滔。”

绿衣女子:“古桥流水,烟雨朦胧,谁家少年郎轻狂。”

盘中庸:“风华正茂,气吞万里,我自逍遥任平生。”

绿衣女子:“琴瑟和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文心一言:“风花雪月,几度春秋,长歌当哭为谁愁。”

绿衣女子:“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文心二言:“岁月匆匆过,英雄泪满襟。”

唐瑶一旁默默听着,心中暗自感叹:这绿衣女子果然才华横溢,今日的对歌真是精彩绝伦。嫦娥思凡来对山歌啊!

“情未了,意难忘,

天长地久心相连。”

盘中庸:“哎呀,好一个情深意长的歌声,你是何人?”

绿衣女子:“我是谁?你们对歌赢了我再说,我是特地来与你们对歌的!”

唐瑶:“对歌就对歌,可别想欺负我们。”

绿衣女子继续与盘中庸等对歌:

绿衣女子:“云遮月,水中望,嫦娥思凡情意长。

凡尘世,情未了,天上人间两茫茫。”

盘中庸:“好歌!还有吗?”

绿衣女子:“当然,这是第一段,还有第二段。”

绿衣女子继续高歌:

“山青青,水盈盈,佳人一笑倾城。

桃花开,燕双飞,美景良辰莫负此生。”

晨曦:“这歌声真是让人陶醉。”

文心一言:“姐姐,我们也要加入对歌。”

文心二言:“好主意!”

文心二言与晨曦、文心一言一起加入对歌:

三人合唱:“云遮月,水盈盈,嫦娥思凡情意浓。

凡尘世,爱无尽,共度良辰美景中。”

绿衣女子:“好!你们的歌声也很美妙。我还有最后一首。”

盘中庸:“请便。”

绿衣女子继续高歌:

“星河长明,嫦娥泪滴凡尘中。

望穿秋水,情比金坚永相守。”

唐瑶:“哎呀,这歌声真是催人泪下。”

盘中庸:“唐瑶,你哭了?”

唐瑶:“没有,只是被歌声打动了。”

绿衣女子:“哼,盘中庸,你可知我是谁?”

盘中庸:“姑娘蒙面,难识真容。但听歌声,想必是天籁之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