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省田径队的邀请(2 / 2)

李逸听到王武的话后并没有开口,而是把目光看向了高老师。去专业队训练于他而言性价比实在是低,对于田径运动来说,关注度相对高的也只有冠军,短跑特别是100米相对还好些,但大部分人对于各个短跑运动员也叫不出名字,也就奥运冠军关注度高些,亚运会冠军各站钻石联赛冠军在国内关注度也不高。

而想要赚更多的钱,代言好的产品没有关注度肯定不行,所以他至少要能先达到全国冠军甚至破记录的水平才行,但是87的运动就能破纪录嘛,他也没有把握。

他的目标只是完成系统任务,所以继续沉淀打好音乐基础,兼职运动做个体育生拿到一级运动员证书然后大赛取得好的名次保送入学才是最适合他的。

至于一级运动员证书,他的成绩按今天的测试已经达标,只是需要在相应等级的比赛里或者在体育局那报备的专业测试里再取得一次就好,今天的测试成绩谁也没想到,自然没有去做专门的报备。

高老师看到李逸的目光后,回道:“王教练,省队的条件确实好,但李逸现在也是十中的普通学生,甚至不是体育生,要走专业的体育道路,还是需要尊重学生本人以及父母的意见。”

“那李逸同学你怎么想的?你今天也看到了我们省队的训练环境了,那可不是盖的,来这里还有训练不光不花钱,还有工资补贴。”王武锲而不舍地追问起了李逸。

“不好意思王教练,就像高老师说的,是不是要走体育生我都还没考虑好,我都还没和爸妈沟通过,我还想再考虑考虑。”李逸的潜台词就是,不好意思,婉拒了哈。

王武也不再强求,只是表示李逸要是走专业的道路一定要先考虑省队,省队的大门一直为李逸敞开。

随后三人便告辞离开了省田径队。

李逸对陈畅这位高老师的师兄印象挺好,没有官架子,对人也和善,回去的路上还让李逸在体育特别是赛事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找他。

国内短跑界的天才不少,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长到预期水平,现在国内的男子100米也在为突破10秒大关而努力,现今国内的男子第一人的成绩离10秒也不远矣。

男子100米的全国记录刚被打破也没多久,现在的记录保持者是张萌,在4月的庆城田径大奖赛上,他跑出了10.04秒的全国记录。

所以陈畅也是提前和李逸结个善缘,他的师弟对这个学生也是爱护有加,他也觉得这孩子人不错,体育又突出,长得也好。

高老师开车把李逸送回了学校,此时也刚过中午,他让李逸吃完饭后自己先休息训练着,他则是和陈畅再去聚聚。

“你说,能不能让李逸上亚青会?”陈畅在饭桌上向高学成问道。

“亚青会?选拔赛不已经结束了吗?突然换人,田管中心能同意?”高老师对于陈畅的提问感到十分惊讶,但是他的这个提议让他也很是心动,亚青会的竞技强度相对来说比较低,但是让一个完全业余的学生上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再加上李逸目前的成绩也不算突出。

“他的年龄肯定是符合,其次这次是在京州办的,如果一个本地青少年,还不是专业运动员只是一个学生夺冠的话…

据我所知,之前的选拔汉东并没有适龄选手被选进集训队。”

陈畅说的很透,越说他越觉得有搞头,100米在整个田径比赛的关注度里算高的,虽然只是个青年赛事,但刚好就是暑假在京州办,李逸的情况十分符合宣传的需要,而如果这个事情是他力主并且办成的话,那可都是政绩。

“他的成绩不能确保夺冠。”高老师听完陈畅的话后,说出了可能存在的风险,但明显更认同这个计划了。

“做什么事情没有风险?再说离比赛还有两个多月,两个多月时间里他的成绩得不到提升吗?”

“我可以根据情况调整他的训练计划,如果真被选上,他应该也会跟着进国青队,那边训练条件可不是学校里能比的。”高老师沉思片刻,回答道。

“那就开始行动吧,你联系联系教练,有他帮忙肯定好办不少。我去省局跑跑关系。”

即使是总局也不能完全不理会地方的意见,特别是这样大的赛事承办地,再说选拔是选拔了,但最终确定名单还有一段时间,也要看集训的情况,我再加个补充选拔赛也很合理吧。

“涂教练不是这样的人…”高老师无奈的回道。

“那你约他来一趟,看看你的学生呗,你带出这么个天才,还不给他炫耀炫耀。你不联系,王武今天肯定也会打电话给他的。我可是知道他带省队的时候,对你可不是一点的好,都要当亲儿子了,在整个汉东谁不知道。”

“好吧…”高老师勉强道,但他对于这个计划也开始期待起来,毕竟出一个亚青赛冠军对他对学校以及其他各方,好处那也是多多的。

“喂,教练,是我,高学成。”转头,高老师就给他的教练打去了电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