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六公主44(1 / 2)

此刻,靖江帝巍峨挺拔地端坐于龙椅之上,沉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这一幕让殿下的群臣无不屏息凝神:“哎呀,陛下这是在想什么呢?面对这样离奇独特的说法,陛下竟能够静心思考,这世间还有比这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情吗?”

经过一段漫长的权衡斟酌,靖江帝眉头微微蹙起,然后徐徐开口:“原来如此,林爱卿见解之独特深刻,朕深感敬佩。”

众人心中皆是一阵惊讶:“哎呀妈呀,他还真能把乾坤扭转过来!”

刹那间,整个朝廷仿佛被一种奇特的宁静气氛笼罩,林小风的登场就如同一股清新之流,给原本庄重压抑的朝廷氛围增添了微妙而变幻莫测的色彩。

林小风机敏地捕捉到了靖江帝话语间的犹豫,遂趁势出击,进一步阐述道:“陛下,世事变迁,残缺并不一定代表欠缺。过分追求完整,往往可能丧失真正的完整性。”

“而在世人眼中所谓的残缺,也许只是我们尚未触及、尚未理解的另一种完美形态的表现。诗词的韵味,因人而异,各有各的领悟。”

“如今词中的留白,正是赋予了观赏者根据个人理解去填补的空间,这就是残缺之美,也可以说是一种通过曲折辗转达到的圆满境地。如果各位对此抱有疑惑,不妨亲身去体验一下。”

群臣听罢,个个在心头默默琢磨,试图去填补那些缺失的部分。

渐渐地,有人脸上开始浮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轻声自语:“嗯,听起来倒是有几分道理,好像真的从中品出了一些味道。”

群臣济济,各人心绪如琴弦紧拉,满腹深思地揣测着彼此的意图,似乎都被无形的力量牵引进了一场寂静的智谋对决,各自费尽心思去续写那戛然而止的诗行。

顷刻间,殿堂中弥漫开一种沉浸式的自我欣赏氛围,他们几乎同步地感受到自己即将出口的补充诗句如同灵光乍现,犹如锦缎上的繁花点缀,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倘若真能在终章落下一笔,岂非意味着这部杰作将以己名为荣耀?

靖江帝亦未能超脱世俗纷扰,他的眼神流转微妙波澜,手中狼毫在宣纸边缘悠然舞动,唇角勾勒一抹几不可察的微笑,显然是在内心深处细细琢磨那些可能流淌出来的辞藻。

林小风则以半嘲讽的眼光扫视周遭,只见众大臣们纷纷摇曳颈项,像一群争相啄食的水鸭,全情投入到这场意蕴丰富的游戏中,不禁为之哑然失笑。

此时,他捕捉到李德贤脸上那一抹狡猾的笑意,对方连续对他竖起拇指,仿佛在低语:“干得漂亮,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伙伴。”林小风回报以更为明媚的笑容,二人间的默契交流既透着几分诙谐,又隐含着些许世故的无奈。

待众人的思维从激烈的碰撞回归宁静,他们再次审视林小风的眼神已然发生了变化,惊奇于这位年轻人并非空穴来风,确实具有一定的文学底蕴。

靖江帝满脸含笑,春风般和煦,对林小风给予了高度赞赏:“林爱卿所讲极富见地,这阕断篇的确蕴含独特韵律,朕更加期待卿能将其完善为一部完整佳构。”

面对靖江帝的鼓励,林小风脑海里瞬间浮现出诸多诗词歌赋的画面,然而首先跃入记忆的竟是童蒙时期的启蒙之作《咏鹅》,想到这里,他不禁苦笑应对:“微臣必当全力以赴,以不负君恩圣眷。”

靖江帝适时轻拍龙案,宣告短暂的畅谈结束:“诸位爱卿,今日话题至此为止,若有急务,即刻上报。”

就在这稍显轻松的气氛被暂时打断之际,一直保持沉默的李秋炎突然挺直身躯,面容肃穆,言语坚定有力:“启禀陛下,微臣有一重大事项需要奏报,微臣欲弹劾林小风,因其竟然纠集党羽,对平民百姓施暴,此等行径严重损害朝廷威仪,并对我皇室教化职责带来恶劣影响。尤为令人愤慨的是,林小风身为东宫太傅,其行为举止如此乖张,恐将对太子成长产生负面引导,请陛下依法严惩!”

此番指控一经抛出,朝堂之上并未引起过多惊讶,毕竟民间早已流传关于林小风因《饮酒》诗名震天下,以及惩戒李秋炎之子李海华的故事。

然而,无人预料到李秋炎会选择在皇上对其极为赏识的时刻,亲身站出来公开弹劾,此举无疑带有极大的风险性。

原来,李秋炎在得知儿子遭受侮辱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天多,胸中的怒火犹如熊熊烈焰,回家后对李海华毫不留情地再施惩罚。

他认为,遭遇欺辱或许可以忍受,但亲生骨肉受到侮辱却不敢声张,实乃不可接受。李海华在父亲严厉的责打下,最后还是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被打真相。

李秋炎心中痛楚万分,一面是对儿子懦弱表现的极度失望,一面又因愤怒难抑而不能自制。

尽管深知此刻弹劾林小风的时机并不恰当,但他仍选择挺身而出,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公正的执着追求以及深深的父爱之情。

靖江帝面色淡然,明知故问:“林小风动手伤人?究竟怎么回事?涉及何人,何时何地发生的,有何证据?”

李秋炎在羞愧中声音显得格外沉重,答道:“回禀陛下,林小风所伤害之人,正是微臣的儿子李海华,事件发生在前两日未名湖中的一艘画舫之上,当时犬子正在参与一场诗会,现场诸多士子均可为此作证!”

陈述完毕,李秋炎目光炯炯,满载愤怒地凝视着林小风,一切情绪尽在视线交汇之间。

林小风,那张仿佛岁月无法在其上留下痕迹的脸庞,始终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平静。

他的眼神深邃而明亮,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任何风雨都无法撼动其分毫。

他轻轻地耸了耸肩膀,那悠然自得的神态,就如同湖边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湖面却未曾因此起半点涟漪。

靖江帝,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从朝堂上的群臣中一一扫过,最终定格在了林小风的身上。

他微微侧首,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沉稳,“林小风,此事,你可有牵连?”

林小风闻声而出,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在向世界宣告他的无畏与决心。

他直视着靖江帝,那双深邃的眼眸中没有丝毫的畏惧与退缩,“回陛下,两日前,臣确实参与了那场诗会。但动手殴打李大人公子之事,臣却未曾做过。臣与那公子,不过是有几句口舌之争罢了。”

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如同深山中的清泉,叮咚作响,让人无法忽视。

“李秋炎,你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林小风的话音未落,李秋炎已然面色铁青。

他的一双鹰眼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胸中的怒气仿佛要将他整个人点燃。“我陷害你?!你林小风有何德何能,值得我李秋炎去陷害?!”

他几乎是咆哮着说出这句话,胸口的起伏显示出他内心的愤怒与激动。

然而,面对李秋炎的怒火,林小风却只是淡淡一笑。

他抓住时机,转身向靖江帝深深一礼,“陛下,微臣斗胆,请求弹劾户部尚书李秋炎。他竟在朝堂之上,公然侮辱朝廷命官,此等行为,实乃大不敬!”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般敲击在人们的心上。

李秋炎被林小风的狡黠与果敢惊得愣住了神。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平日里看似温和无害的年轻人,竟然会在此刻公然向他发难。

而且,他的每一句话都说得如此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林小风!你········你无耻!”他怒吼着,但眼中的怒火却已经暴露了他的心虚与不安。

林小风看着李秋炎,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各位大人都听到了吧?李大人可是亲口承认了,他骂我无耻。这可是人证物证俱全,李大人,你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的话音一落,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阵压抑的窃笑声。

那些平日里对李秋炎敬畏有加的官员们,此刻也忍不住在心中为林小风的机智与勇敢喝彩。

靖江帝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眉头紧锁。

他厉声喝道:“林小风,休得胡闹!”但他的语气中却并没有真正的怒意,反而透露出一种对这场闹剧的好奇与兴趣。

他似乎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如此精彩的对决了,心中的那份期待与兴奋让他不禁想要看看这场戏究竟会如何收场。

他转向李秋炎,目光中的犀利与威严让李秋炎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李秋炎,你可有证人能证实此事?”

李秋炎虽然满腔怒火,但却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挺直腰板,应声道:“回陛下,犬子及当日诗会的证人此刻正在宫外候旨,随时可以进宫面圣。”

“那就让他们进来!”靖江帝一声令下,瞬时让整个朝堂为之震动。

群臣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惊讶,这户部尚书李秋炎竟如此气势汹汹,硬生生将庄严的朝会变成了审判现场,实属罕见且越界之举。

然而,靖江帝对此并未阻止,甚至有所默许,这让众人意识到,今日的朝会怕是要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戏。

片刻之后,李海华与一名看上去书生气十足的年轻人被一同引至朝堂中央。

二人面对满朝文武,脸色苍白,瑟瑟发抖,显然是初次置身于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之中,惶恐不安之情溢于言表。

靖江帝坐在龙椅上,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他淡淡地扫过跪在堂下的父子俩,对那个名叫李海华的年轻人并没有太深的印象。

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直截了当地质问道:“你们两个,到底是什么来头?那个叫林小风的,是不是参加了前日的斗殴事件?”

这一问,让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重起来。

李海华的父亲闻声脸色大变,他紧张地瞥了一眼儿子,然后低下头,不敢与靖江帝锐利的目光对视。

“草民是受邀参加前日诗会的平民。”书生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显然还没有从那惊魂未定的记忆中完全恢复过来,“我亲眼看到林大人对李公子动手,他们三人合力将李公子压在桌案之下········”

靖江帝的眼神如利刃般投向林小风,那质疑的神情仿佛要将他看穿。

林小风面不改色,气定神闲地回应:“陛下,此人明显是醉酒后胡言乱语。臣前日并未与李公子发生任何冲突。他可能因为醉酒过度,幻想出了一场并不存在的争斗。”

林小风的目光坚定,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他进一步解释道:“如果真有三个人围攻一个人,怎么会选择将人压在桌下的方法?这未免太荒谬了。臣向来鄙视这种粗鲁的行为。我记得那天晚上,李公子和我是相邻而坐,他和其他人在玩一种叫做‘叠叠乐’的游戏。他们一边喝酒一边比试谁能堆积起更高的酒杯塔。后来只是有些言语上的争执而已。”

靖江帝听了林小风的解释,脸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他对这个‘叠叠乐’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好奇地追问:“叠叠乐?这是什么游戏?”

此时,听到叠叠乐的李海华突然浑身一颤,他的脸色变得惨白如雪。

他的父亲李秋炎误以为他是害怕这种庄重的场合,心里不由得有些着急。他悄悄在儿子屁股上踢了一脚,暗示他无论如何都要保持镇定。

林小风察觉到了这一细微的动作,随即解释道:“叠叠乐其实是一种两人对饮的游戏。每喝一杯酒,就在桌上叠加一个空酒杯,看谁最后能堆得更高。”

靖江帝的目光在李海华身上停留了片刻。

他看到李海华全身颤抖,脸色苍白得吓人。

身为朝廷正二品大员的李秋炎见儿子如此失态,心中十分不满。

他大声呵斥道:“李海华!你必须如实说出那天的事情!如果林小风真的对你无礼,陛下一定会派人查清楚,为你讨回公道!”

李海华内心痛苦挣扎,完全不知所措。

他被父亲强行带进这富丽堂皇又冷酷无情的皇宫,感觉就像被放在了火炉上烤一样。一

边是高傲的父亲,一边是自己的尊严和骄傲。

如果否认受到侮辱,就会让父亲蒙羞;而如果承认,自己将失去立足之地。

无论怎样选择,结果都将是灾难性的。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李海华还是咬紧牙关,坚决地说:“启禀陛下,我确实参加了那天的叠叠乐游戏,但林大人并没有对我动手。”

说完后,他的精神仿佛一下子被抽离了身体,整个人瞬间变得萎靡不振,看上去无比疲惫和痛苦。

李秋炎的眼球几乎跃出眼眶,其瞳孔因极度震惊而扩张,宛如两颗宇宙黑洞,深邃且摄人心魄。

他的右手痉挛般地举起,指尖在空中震颤不止,直指对面的李海华,那姿态就像触及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真相核心。

喉头滚动,一声压抑至极的嘶哑嗓音破茧而出,犹如心头被无形之刃穿透,过了许久才艰难挤出几个字:“你········这怎么可能?”

纵使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铺天盖地,但亲耳听见自家逆子矢口否认,李秋炎仍觉如坠梦境,无法接受现实。

顷刻间,他的视线愤怒地转向林小风,那双燃烧着怒火的眼睛瞬间凝聚于林小风身上,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锁定了目标。

内心涌动的揣测让他笃定,必然是林小风掌握了逆子不可告人的秘密,逼得他不敢直面事实。

而林小风依然镇定自若,表面上波澜不惊,眼神却狡猾地扫过那个颤抖不已的书生,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高位之上的李德贤,嘴角的笑意已然快溢出脸颊,显露出他在旁欣赏这场戏剧性审判的愉悦。

靖江帝则以一贯的沉稳气度扫视着殿下的每一个人,最终目光停驻在李秋炎身上,徐徐发问:“李爱卿,如今当事人均矢口否认,你可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吗?”

面对皇帝的质询,李秋炎的脸色瞬间褪去血色,苍白如雪,仿佛岁月在其脸上刻下了沉重的烙印,内心的坍塌与绝望一览无遗。

他唇角微动,声音低沉且悲壮:“臣无言以对,愿承担罪责。”

然而,在心底,他却在痛苦地呼喊:“逆子啊逆子,家中究竟有何难解之谜,竟要在金碧辉煌的金銮殿上演绎这场遮遮掩掩的戏码?”

正当靖江帝即将做出裁决之际,林小风却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打断了皇上的决定:“陛下,请允许臣一言!”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为之一愣,包括李秋炎在内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倍感意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