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诗会39(1 / 2)

靖江帝听完后,发出一阵洪亮的笑声,那笑声犹如金石相撞,激荡在空旷寂寥的宫门之外,声声回响,铿锵有力。

“哈哈,看来林小风果然身怀异禀,竟能令太子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改变。”

笑声渐渐消散,靖江帝的脸色却突然一凛,如同寒霜瞬间覆盖大地,眉宇间凝聚起一股严肃而强大的威压,

“但是·······唉,那逆子竟顽劣至斯,任何训诫皆无法入耳。我看他是过于安逸,以至于皮肉失去了砥砺的机会。今夜,就让他亲赴乾清宫,朕要亲自对他进行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诲,看他能否领悟何为皇家尊严的分量,何为身为太子的责任担当!”

···································

次日黎明,曙光悄然撕裂黑夜的边界,林小风又一次踏入了那座庄严肃穆且静谧无声的东宫深院。

甫一抬首,一抹身影赫然闯入他的视野,那正是太子李德贤。

此刻,林小风的眼眸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牢牢抓住,瞬间瞠目结舌,面部的表情凝固在半空中,犹如遭受了一记突如其来、无法抵挡的雷霆之怒,内心深处翻涌起无尽的震撼。

太子李德贤步履蹒跚地跳跃而来,每一步都带着一种荒诞而苦涩的意味。

林小风见状,急忙迈开大步上前,心中五味杂陈,面上堆满了深深的关切。

他目睹李德贤蹒跚的身影,情不自禁地问道:“太子殿下,您这是又遭遇了何等飞来横祸?腿脚可是出现了不适?难道又是皇上严酷惩罚的结果么?”

李德贤面容扭曲,悲愤交织,牙关紧咬,声音中透着无可名状的痛楚:“不错!昨夜父皇传我觐见,却无缘无故大发雷霆,对我施以一顿狠毒的鞭笞!”

林小风闻此言,不由得惊呼出声:“哎呀,这昏庸残暴的君王!在这皇宫之中,简直是置身人世间的地狱熔炉,不如我们找个借口暂离皇宫,去臣府上避一避,看您实在受够了这般煎熬的日子!”

李德贤听罢,面色更加扭曲,充满了愤恨与无奈,厉声回应:“哼!既然如此,我现在就去找父皇,让他也让你尝尝这种锥心之痛!”

林小风一听这话,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连连摆手拒绝:“殿下息怒!古语有云‘棍棒底下出孝子’,皇上此举实乃对您的特殊关爱,微臣岂敢相提并论!”

李德贤的脸色愈发阴沉,眼中满是疑惑与哀怨:“林公,我是否真的是父皇的亲生骨肉?为何待遇相差如此悬殊?”

林小风闻及这个敏感的话题,吓得瑟瑟发抖,急忙安抚道:“殿下切勿胡思乱想!唯有亲生子才会得到如此严格的教育,臣年轻时也是在父亲严厉的督导下才得以成长起来的!”

李德贤并不买账,质问道:“那为何我的那些公主姐妹们就能安然无恙呢?”

林小风听后,内心苦笑,表面却尽力保持镇定,长长地叹了口气:“殿下所提及之事,确实让人为难,难以给出满意的答复!”

李德贤敏锐地捕捉到了林小风言语中的微妙之处,尴尬地笑了笑,然后转移话题:“其实我很想去宫外看看,刚才还听到东宫的几个太监在讨论什么辩诗大会。”

“身为太子,我竟从未参加过一次辩诗会,自那次阳曲县归来之后,更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只可惜始终未能如愿!”李德贤说罢,眼神热切地看向林小风,期盼能得到支持。

林小风假装没有注意到他的暗示,淡然回答:“依微臣之见,家中舒适安宁才是最为惬意的,普天之下哪还有地方能胜过自家的温床暖榻呢?”

李德贤见暗示未果,焦急得直跺脚:“老林!我非要参加那个辩诗会不可!你不是持有父皇御赐的金牌么?我乔装打扮,你陪我出宫体验一把!”

林小风无奈地摇摇头,深深地叹了口气:“殿下真的还会吟诗作对不成?”

李德贤挺直腰板,满脸自信:“有什么不会的?我现在就可以即兴赋诗一首,‘天生武皇帝,吾·······’”

“好好好,不必吟咏了!微臣对殿下的诗才早已是敬佩万分!”林小风赶紧打断,心中暗忖,还未正式登基,就已经自喻武皇帝,再听下去恐怕心脏都要受不了。

李德贤坚持到底,步步紧逼:“老林!你就给个痛快话!到底行还是不行?”

林小风反复权衡,一一列举困难:“不行!一是易暴露身份引来责罚,二是缺少请柬,三是难以轻易带出宫门。殿下您看,这么多难题,如何解决?”

然而,李德贤却满脸兴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这些都不是问题,我现在就派人去弄来请柬,晚上我扮作护卫,咱们速去速回,保证无人发现!你觉得怎么样?”

面对李德贤那双闪烁着炽热期待的眼神,林小风内心的防线逐渐崩塌。太子近日的遭遇确实令人心生怜悯,接二连三的责打背后可能也关乎到他作为臣子的责任担当。

更何况,太子的生活太过单调枯燥,要么埋头苦读,要么无所事事,这对于身心健康的发展并无裨益,即使是像林小风这样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也无法忍受长久如此。

更为关键的是,太子正值青春年华,活力四溢,对外部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和向往,如果连走出皇宫、体验世俗的愿望都没有,反倒是不正常的表现。

因此,在李德贤那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下,林小风终究心肠软化,重重拍打着胸膛,许下了承诺:“既是共度患难的兄弟,那么这次就陪殿下冒险一试吧!不过,出宫后的一切行动必须听从我的安排,一旦出现任何闪失,臣可承担不起责任啊!”

“就知道你是真朋友!”李德贤欢呼雀跃,高声呼唤:“欧智勇!欧智勇!立刻去东宫的太监那里给我拿几张辩诗会的请柬,再准备一套便服过来!”

一直在旁边侍候的欧智勇,聆听着二人的对话,早已冷汗淋漓,内心惶恐不安:倘若太子借此机会溜出皇宫,皇上那边又该如何交代?

然而,迫于太子的命令,他只能硬着头皮去执行,颤颤巍巍地走向太监们求取请柬,开始了这场充满未知风险的计划。

没多长时间,欧智勇疾步奔回,掌中紧握着数枚蕴藉黯淡黄金光华的匿名请帖及一套簇新耀眼的侍卫衣饰,他满目泪痕交织,悲喜交织地呈报:“殿下,您请观此物,这是奴才历经艰辛辗转各方所求得的珍贵请柬,犹如盼星月轮转,终迎圣驾归矣!”

太子接话,语气平稳却内藏威严决断:“欧智勇,此事若遭他人盘问,必得为本宫妥善掩饰,否则万一出现差错,你可就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了。”

待夜幕渐深,更鼓悠悠响起,恰逢交接值守之际,林小风如期而至,径直步入太子的视线之内。

甫一对视,林小风赫然惊异,但见李德贤身披紧束合体的侍卫劲服,然而面部却被五彩斑斓的油彩涂抹得如同刚由梨园跃出的丑角角色,令林小风一时瞠目结舌,哑然无声。

片刻静默之后,林小风忍笑不住,眉梢眼角流露出盎然的好奇神色:“哎呀,殿下的尊颜装扮,莫非是您亲手所为?难道是宫廷中的梳妆高手手艺欠佳,以至于您不得不亲自挥毫泼墨,演绎这一出乎意料的美妆大戏不成?”

李德贤傲然一笑,昂首挺胸回应:“岂止如此!那些凡夫俗子岂能洞悉本宫的独特审美,唯有亲力亲为,方能心安理得。且看本宫这妆容搭配,是否栩栩如生?依本宫看来,单凭此一手绝技,恐怕去那海外蛮夷之地——所谓哥谭市做一名父母官也绰绰有余矣。”

林小风听罢,不禁失笑调侃:“哥谭?那可是遥远的漂亮国——亦即海外某藩属之地的都城所在。想来殿下对此尚未有所耳闻吧。”

“漂亮国?竟然还有这种地方?”李德贤饶有兴致地拊掌大笑,“林小风你这腹中诗书果然渊博非凡呐!”

时间紧张,林小风一把抓住李德贤,二人径直走向宫门。

尽管守门士卒对李德贤那犹如戏剧角色的脸庞倍感诧异,但在林小风出示皇家符印之后,他们只能敬畏地放行。二人遂登上马车,稳稳当当地驶抵林府门前。

下车之际,林小风立即召来身边的贴身丫鬟林桃花,指着李德贤向她介绍:“林桃花,这位便是本公子新结识的小友,速速带他去净面,并重新整理仪容。”

李德贤闻听此言,面上的笑容瞬息冻结,不满地叫嚷:“为何要洗脸重画?本宫这妆扮实乃心血结晶!”

林桃花内心嘀咕,自家公子又爱心泛滥,竟然将一个京城里的懵懂少年带回了家。她并未多言,只是同情地瞥了李德贤一眼,继而果断地带他进入宅邸。

瞬息工夫,林桃花凭借巧妙之手,将李德贤原先夸张的脸庞重塑为一副清新质朴的形象,乌黑的长发也被梳理得整整齐齐,恍若一位儒雅娴静的书斋少年重现世间。

林小风审视许久,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这样看起来顺眼许多。接下来你便自称我的书僮,记住了吗?”

李德贤努力模拟书僮的姿态,结结巴巴地回答:“我·······知道了。”

林桃花再次投以怜悯的眼神,心底默默叹息。

随后,林小风传唤江湖经验丰富、素有口碑的谢洪信,严肃交代此次外出务必要保证太子的人身安全。

李德贤一听提及谢洪信的名字,眸中陡然燃起挑战的火花,挽起袖子展示结实的肌肉,高声叫嚣:“你就是传说中的谢洪信?今日本宫定要与你一较高下!”

谢洪信睿智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轻蔑,憨厚一笑回应:“罢了,如今讲究法制社会,随意斗殴伤人可是犯忌之事。”

他已洞察,眼前这位乃是林小公子不知何处捡回来的一位稚嫩少年,自不会与其较真。

林小风斜眼觑着李德贤,嘴角扬起一抹讥诮的微笑,暗忖此子真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哪知晓谢洪信乃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英雄好汉!

林小风随手取出一枚银元宝,谢洪信接过瞬间将其揉捏成扁平的银饼。

然后,林小风将那块已然冷却成型的银饼递予李德贤,语重心长地说:“拿着,这是你的零花钱,出门在外切记学会理财持家。”

李德贤小心翼翼地捧着尚存谢洪信体温的银饼,战战兢兢地瞥了谢洪信一眼,底气略显不足地嘀咕:“你这保镖不过有些蛮力罢了,若是换成我·······”

话音未落,谢洪信及时打断他的臆想,一脸认真地询问:“大人,此行是否需要准备些鹤顶红、吹箭、蒙汗药或者剪刀等防身利器?”

林小风轻轻摇手,悠闲自在地说:“此行鹤顶红就不必了,咱们都是读书人,玩弄毒药这类手段太过阴狠了。”

闻此言,李德贤自知趣地闭上了嘴巴,规规矩矩地站立一旁。

最后,林小风接过李德贤手中的请柬,徐徐展开审阅,顿时惊喜不已:“哈哈,真是无巧不成书,原来是在未名湖畔举办的诗会,看这样子,这场‘鸿门宴’本官是无论如何也逃不过去了!”

谢洪信的大脑袋如同一座山丘般从一侧挤入视野,他那憨厚的声音里透着一股质朴的热情,询问道:“少爷,看样子咱们即将启程,敢问此行的目的地又是何方神圣啊?”

林小风的回答犹如一声破空的铜钟鸣响,震人心魄:“咱们这是要奔赴一场鸿门宴!”

此言甫出,谢洪信的眼眸瞬间闪烁起星辰般的光芒,满脸绽放的笑容几乎要溢出皮肤,他乐呵呵地回应:“哎呀,好家伙!瞧我这记性,待我立刻去取个麻袋来。”

李德贤闻言,眉头轻轻一皱,疑惑不解地探询:“洪信兄,你拿麻袋作甚?”

谢洪信则拍打着胸口,展现一副久经世故的老江湖姿态,语气中充满自信:“唉,贤弟你有所不知,鸿门宴上的美食可是那些鲜活凶猛的野兽,咱得把肉装回来慢慢品尝。”说完,他满面春风,步伐矫健地离席而去,去找寻那个神秘的麻袋。

李德贤瞪大眼睛,呆望着谢洪信逐渐远去的身影,随后悄无声息地靠近林小风耳边,带着几分惊愕低声嘀咕:“这位仁兄,不会是头脑发热了吧?”

林小风听罢,心中泛起一丝不满,愤慨地驳斥:“瞎说什么呢!我洪信哥可是阳曲县无人不知的铁血汉子,岂容你随意揣测!”

林小风脸色沉静,严肃地剖析:“殿下,世间万事万物都蕴含学问,有时,在某一领域的卓越才能往往能弥补其他方面的欠缺。”

他稍作停顿,用手指轻轻摩挲自己英挺的脸庞,戏谑地说:“比方说我,你觉得我长得怎么样?”

李德贤略微迟疑,谨慎回答:“的确挺不错的,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了?”

林小风继续保持严肃的口吻,解析道:“这正是皇上非召我进京为官的原因所在。如果你问我是否精通诗书?其实并不通达;若是问能否领军征战?更是门外汉一个。然而皇上为何对我另眼相看?”

李德贤犹豫片刻,试探性地猜测:“是不是因为在救灾工作中你立下了赫赫战功?”

林小风摇头否定,神情庄重无比:“殿下属未来的国之储君,须深谙世事真谛。救灾有功与调任东宫并无直接关联。究其根源,还不是因为这张脸孔过于讨喜!”

李德贤听后,面色瞬时剧变,连连后退两步,惊讶失声:“你的意思是父皇他·······有这样的偏好?!”

林小风连忙摆手澄清:“殿下误解了,对美的欣赏不分性别与种族,美更能触动人的内心深处。之所以让我进入东宫,并赐予我自由出入皇宫的金牌,正源于美的影响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