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李德贤的想法21(1 / 2)

“二十万两白银!”靖江帝猛地一拍龙椅,满脸怒容地吼道,“你这是要逼朕从那小金库里拿吗?!”

陈曙光扑通一声跪下,哀求道:“陛下,目前户部只能腾出十万两,陛下若能多出一分,那边是灾区百姓少遭一份罪啊!”

“长江中下游,那是我靖江国的粮仓!”陈曙光抬起满是沧桑的脸,望着靖江帝,“如若救灾不及时,恐怕会影响明年收成,甚至导致我靖江国大片江山动荡。要知道,长江中下游,还藏着海云国的余孽啊!”

“望陛下早日决断,以稳我靖江江山!”众大臣齐刷刷地跪下,声音铿锵有力。

靖江帝一甩长袍,声音高亢而悲壮:“诸位爱卿的爱国之心,朕已经感受到了。既然如此,那就由众位爱卿去筹集资金吧。如今长江中下游遭遇大灾,国库确实紧张,没有什么余钱。那么,就由众位大臣去筹集资金,共同度过这场难关。也算是齐心协力,力保我靖江国江山。”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现如今,朕已经捐出一万两白银作为表率。明日早朝,我们逐一表态,看看我们靖江国的大臣们,一共能拿出多少钱来!”

靖江帝的话音刚落,乾清宫的大殿里陷入了沉寂。诸位大臣面面相觑,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困惑。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朝廷的灾祸真的会波及到他们自己吗?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情?

往常,这种决定只会影响到皇帝的小金库,什么时候轮到他们自己的小金库遭殃了?几位大臣心中涌起了无数的疑问。

沉默在大殿中蔓延,仿佛时间停滞了一般。最后,老谋深算的白永元打破了这片沉寂。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眼下的当务之急是为灾区百姓筹集款项,无论是五万两还是十万两,越快越好。不如先将户部现有的十万两先行拨给灾区,筹款之事容后再议……毕竟,我们的时间紧迫。”

然而,面对白永元的提议,靖江帝却摇了摇头,嘴角挂着一丝诡异的微笑:“不急不急,一切尽在掌握。”

此言一出,大殿内又是一片哗然。众大臣焦急万分,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靖江帝这是怎么了?为何他的做法与以往截然不同,完全不顾及灾区百姓的生死存亡!

上次中游水灾时,靖江帝果断拨款赈灾,如今怎么变得犹豫不决,无视百姓的苦难!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在那个瞬间,一位臣子毅然挺身而出,他的眼神坚定而恳切,直视着靖江帝:“陛下,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再等待了!如此重大的事情,拖延不得,请陛下早日决断!”

他的声音在庄严的大殿中回荡,引发了一片共鸣。诸位臣子齐声呼应:“请陛下早日决断!”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急切与期盼。

然而,靖江帝的眉头微皱,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耐烦。他缓缓地扫视着群臣,语调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好了,都退下吧。难道除了长江的水患,天下就没有其他事情了吗?”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群臣无奈地对视一眼,只能默默地退出大殿。他们的脚步声在长长的走廊中回荡,显得如此沉闷。

此时的皇宫,虽然金碧辉煌,富丽堂皇,但在这一刻,却似乎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所笼罩。那辉煌的光芒也显得有些黯淡,仿佛被这沉重的气氛所压抑。

……

回到府中,几位大臣围坐在书房里,面露困惑之色。他们相互交换着眼神,却说不出一句话来。今日靖江帝的决策,让他们感到十分不解。

往日里,陛下总是心系百姓,时刻关注国家的安乐。然而今日,在这样的大灾面前,他却表现得如此淡定,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难道真的是因为国库空虚,无法拨款赈灾吗?

白永元轻叹一声,打破了沉默:“诸位,今日之事颇为蹊跷。陛下虽言明由百官筹措资金,但我感觉得到,他似乎并不急于救灾。”

另一位大臣点了点头:“是啊,陛下的言行实在让人费解。以往遇到此类事情,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拨款救灾。如今这般举动,岂不是置百姓于不顾?”

“而且,”白永元继续说道,“陛下今日还显得有些不耐烦。似乎除了长江的水患,天下再无其他事情。”

“这究竟是为何?”一位大臣困惑地问道。

众多大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作何回答。他们心中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仿佛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却又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书房里的气氛愈发沉重,众人的心情也愈发沉重。他们不禁想起以往那些与陛下共度的时光,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

白永元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暗自思量:靖江帝究竟在想些什么?为何今日的他会如此不同寻常?难道真的是因为国库空虚,无法拨款赈灾吗?

然而他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身为国之重臣,他必须想方设法弄清楚靖江帝的真实意图,以免百姓受苦。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必须尽全力去解决眼前的问题。

夜色渐深,书房里的灯光越发昏暗。然而众大臣的思绪却越发清晰起来,他们明白自己必须采取行动,以应对眼前的不确定性。他们心中虽然有些不安,但依然坚定地选择了前行。因为他们深知,身为国之重臣,国民的安乐岂能不忧。

……

在皇宫的深处,靖江帝独自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静,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大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的决定已经让大臣们感到困惑,也让那些期待着朝廷救援的百姓们开始担忧。然而,有些事情,并不是他们所能理解的。

靖江帝的内心深处苦闷不已:如今的国库空虚,国家的经济状况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如果不是实在无奈,他又何尝不想立刻拨款救灾?然而他知道,救灾只是治标之策。要想真正解决水患问题,必须从根本上着手。而这需要的资金和人力,远远超出了朝廷的能力范围。

他又想起了先皇的嘱托:“江山的稳固,不仅仅在于眼前的安乐,更在于长远的发展。”先皇的声音仿佛在耳边响起。靖江帝明白,先皇的意思是要他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如今的水患问题,正是长远的国家发展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