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章:百年生计,赵王驾崩22(1 / 2)

嬴政登基之后的首战大获全胜。

凭借武器上的优势,赵国的骑兵和铠甲形同虚设,这无疑是给山东六国上了一堂生动战争课——你们的武器,已经落后太多了。

咸阳宫

此时的嬴政,正带着两位国师在成阳后花园中散步。

一位是献上豫州鼎的公输仇。

另一位则是提出“十字预言”的阴阳家东君——虽然整件事从头至尾都是嬴政自己谋划的。

但在秦国人眼里,在天下人眼里,阴阳家此次可谓是大出风头。

不仅帮助秦王获得传国玉玺,更是预言秦将灭六国。秦王最宠爱的焱王妃还是阴阳家弟子。

当真前途无量。

“公输国师,寡人打算再建立一支全新的军队,并让他们装备上公输家的霸道机关,你看如何?”

公输仇眼睛一亮,点点头,“自然是可以的。”

“好,只要国师助寡人灭掉六国,寡人必在我大秦文庙中,为鲁班大师立位塑像,让其享受后人供奉。而国师,也将有一席之地。”嬴政说道。

原著中,秦国也确实有一支重甲兵,名曰——百战穿甲兵。

由王翦家族的子嗣带领。军队士兵带的面具似虎,人人备有精弓强弩。与蒙恬的“黄金火骑兵”齐名,后随王翦伐楚,立下了无数战功,素有“百战穿甲,无往不利”的美誉。

公输仇浑身一震,赶忙躬身行礼,“臣,将率领公输家所有弟子,为王上的霸业,添砖加瓦!”

这几个月,公输仇一直住在咸阳国师府。自然听过大秦武庙的事情。

对于公输家来说,给再多的金钱和权力,远不如让他们的祖先进文庙来的实在。

凡是进去文庙祭拜的人,都将拜祭他们的先祖。想到这里,公输仇脸上露出了浓浓的笑容。

至于墨家,嬴政到不是很在意。

墨家与儒家并称当世两大显学,墨家弟子中精于武艺者称为“墨侠”,奉守“兼爱,非攻”的要旨。墨家也擅长机关构造之术,门下弟子行侠仗义,常以墨门绝学非攻机关术助他国守城为世人称道。

历代巨子携弟子于绝岭雄峰间,历时三百余年筑起墨家机关城,成为最后的“人间乐土”。

燕王喜二十六年,秦国即将攻打燕国,当时的燕国太子燕丹和农家侠魁田光策划了派出使臣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和燕国督亢地图献给秦王嬴政,并趁机刺杀嬴政的计划。

燕丹将计划告诉了当时的墨家巨子六指黑侠,却遭到了六指黑侠的拒绝。焱妃为了帮助他实现心愿,私下用“六魂恐咒”杀死六指黑侠,并嫁祸给流沙。此后燕丹继任墨家巨子,加入了反秦势力……

可如今,焱妃是自己的女人,以燕丹的能力,肯定当不上巨子,所以将来的墨家,大概率会避世不出。

然,嬴政要的是整个天下,不会允许天底下有一块大秦律法管不到的地方。

除非墨家愿意主动臣服于秦国。否则,就直接送他们上西天!

“东君,这次辛苦你们了,回头寡人会赏你们百滴天露之水。”嬴政目光望向东君。

“多谢秦王。”东君微微倾身。

虽然这个世界的灵气极为稀薄,但有了天露的帮助,她修行的速度会提升上百倍,更关键的是,这东西可以无限服用。

有了这些资源,也能为阴阳家培养出更多的精英弟子。

“对了,今后筛选长老,自相残杀这条门规就废掉算了。毕竟到头来,损失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力量。”

“弟子遵王命。”东君点点头。

东皇令如今就在嬴政手上,再加上焱妃这层关系,她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正在此时,赵高迎面走来,恭敬地道:“王上,韩国使臣张直,郑国来了。”

嬴政眼里掠过一抹亮色,说道:“召集文武大臣来咸阳宫议事!”

“诺。”

秦王嬴政和赵姬并肩端坐在王位之上。

昌平君躬身道:“启禀王上、太后,韩国使臣求见。”

“宣。”嬴政吐出一个字。

“诺。”

昌平君应了一声,对守门寺人打了一个眼色,后者高唱道:“秦王传见韩国使臣。”

不久,两名穿着韩国官服中年男子走进大殿,随即躬身行礼。

“外臣张直、郑国拜见秦王。”

“平身。”嬴政略微点头。

“谢秦王。”两人起身。

“两位来使何事?”面对这两人,嬴政其实早就知晓对方要做什么,但表面还是不露声色。

“回秦王,我王听闻贵国遭逢大旱,特派外臣前来献策解厄,以表我王至诚修好之意。”张直说道。

嬴政点点头,问道:“你们有何良策?”

郑国上前一步,开言道:“副使郑国有图献上,可保关中沃野万里,永不再受干旱之忧,以此表现我韩国对秦国的友好之意。”

“快呈上来。”

随后,四个内侍将一份巨大的图轴抬了进来,郑国俯下身子,亲自打开。

正是后世那赫赫有名的“郑国渠”。

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但以天下局势而言,郑国渠工程宏伟,规模浩大,称得上是两千多年前之壮举!

虽说郑国是韩人,但却有“工匠精神”,哪怕后期在真实目的败露后,仍旧不忘修渠。

他曾对秦王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嬴政从台阶上走了下来,站在图轴之上,就像是脚踏着整个天下。

“我王特命外臣禀明秦王,郑国可以留在贵国作为客卿,造福大秦。”张直急忙补充。

“好,韩王的礼物,寡人收下了!”

“王上,臣有疑问。”吕不韦站了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