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秦王诞辰,焱妃的贺礼19(1 / 2)

大雪飘飞的正月正日,是嬴政十三岁生日。

秦国奉十月为正朔。

一年开始之月为正,一月开始之日为朔。帝国更新历法之后,十月便是正月,十月初一便是正月正日。

嬴政生日的正月正日,也是古老的年节开端——正月初一。

自古以来,无论何代何国奉何月为正朔,譬如“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等,其本意并不在否定天地运行十二月之时序,而在彰显国运。

这便是司马迁所云的“推本天元,顺承厥意”。也就是说,推出与本朝国运相符的天地元气行运所在,以此月此日为开端以使天意佑护。

唯其如此,自然时序的正月正日,可谓永恒于国别正朔之外的天地正朔。

对于生日,嬴政还保留着这具身体的记忆。

八岁之前每到正月正日,外公与母亲都会给他一件特异的礼物,那支一直伴随他到加冠之年的上品短剑,便是六岁那年的正月正日外公卓原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回到秦国后,父王也是每年为他送上生日礼物。

今年则不同,这是他作为秦王的第一个生日,自然要办的隆重些。

正月初五,则是他和两位王妃的婚礼。

岁末之日,秦王在咸阳宫大宴群臣。

这是嬴政登基后第一次年节大宴,显得分外地隆重喜庆。“奉常”总司礼仪,事先宣于各官署的宗旨是:“秦王即位首岁,始逢天地正朔,是为大宴以贺”。

开宴雅乐之后,博士仆射率七十名博士进献颂辞,褒扬秦王赫赫功德,而后再由三公九卿及领署大臣各诵贺岁诗章,最后由由秦王颁赐岁赏。

正当嬴政要下令开宴的时候,一名内侍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口中大喝:“王上,有大喜!有大喜啊!”

“什么事,慢慢说。”嬴政放下手上的筷子。

“回禀王上,公输家族公输仇,携豫州鼎前来献于秦王,现以到宫外!”内侍神情激动。

“什么!?”

嬴政目光一凌,“你再说一遍!”

“公输家族公输仇,携豫州鼎前来献于秦王,现以到宫外!”内侍又重复了一遍。

相传夏禹继承天子位后,用九州所贡之金铸成九鼎,将每一州的山川形势、奇神怪兽均铸在每个鼎上,鼎为三足象征辅佐王权的三公,形状也由圆而方,有九州大地四面八方之隐喻。

禹命人拓出图象,昭告九州百姓。于是九鼎就成为王权的象征,鼎在国在,鼎失国亡。

夏商周三代都把九鼎奉为传国之器。

然而在运往咸阳的过程中,九鼎之一的豫州鼎掉落泗水之中,未能成功打捞。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首次东巡在琅琊台,留连忘返三个月等待徐福三千人入海求仙无果,“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巧合的是,几十年后,有一位叫做刘季的泗水亭长,联合楚霸王项羽,灭了大秦,之后又打败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嬴政赶忙起身,从台阶上走了下来,大步朝着殿外走去。

殿中群臣经过片刻愣神之后,也纷纷追了出去。

没过多久,嬴政便看见三头体型巨大的狼型机关兽,拖着大板车徐徐而来,大板车上正是——豫州鼎!

只见中间那头“机关狼”上还站着一个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身形轻跃,相继“机关狼”上按了一下,三头机关兽站立在地,不再动弹。

随即,中年男人从上面跳了下来,双膝跪地,出声道:“公输家族第五代传人公输仇,叩拜秦王!”

“奉焱王妃之命,率两千弟子在泗水寻得豫州鼎,趁秦王诞辰之日作为贺礼献上,请秦王笑纳!”

闻言,嬴政眼中掠过一丝诧异,看向身旁的焱妃。

焱妃只是淡然一笑,高声道:“今日九鼎齐聚,大秦,将得天下!”

文武大臣相继躬身行礼,齐声道:

“九鼎齐聚,大秦将得天下!”

“大秦万年,王上万年!”

“大秦万年,焱王妃万年!”

嬴政手上有伴生法宝,传国玉玺,对于九鼎倒没有那么在意,大不了统一六国后再重铸一个。

然而现在,公输家族居然主动送来了,幕后授意之人还是是焱妃。

自从做了秦王妃,她几乎没什么存在感,背景更是一片空白,公输家族传承几百年,一般人可请不动他们。

焱王妃这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王炸!

“王妃有功,但公输先生功劳更大!”嬴政目光看向公输仇,接着道:“公输仇运回豫州鼎,厥功至伟,特加封秦国国师;赐咸阳府邸一座;赐金五百万!”

闻言,公输仇心中一喜,赶忙道:“臣,谢过秦王!”

数个月前,阴阳家东君亲临公输家。

并且表示秦王政的王妃就她们阴阳家的一位天才,极受秦王宠爱。王妃下令,请公输家前往泗水,寻找豫州鼎,并在正月正日,送至咸阳,作为秦王诞辰的礼物……

公输家当代家主公输仇,权衡利弊以后,当即应承下了,几乎是用尽了手段,再配合“霸道机关术”终于在入冬前,成功捞回豫州鼎。

“墨家机关,木石走路;青铜开口,要问公输。”公输家族始创于鲁班大师(公输班),与墨家一样以精通机关术扬名天下。

三百多年来,一直与墨家争斗。

而霸道机关术新一代掌门人公输仇。在机关术方面极具天分,比起以往几代掌门人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甚至有传言他对机关术的精通程度,已经接近了公输家族的祖师爷。

他本人也对自家祖师爷输给墨家祖师一直怀恨在心。

倘若有了秦国这座大靠山,还怕斗不过墨家么?

嬴政摆了摆手,示意对方平身,他的目光望向那口大鼎。

随即,他身形一跃,跳上板车,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双手抓住鼎身。在众朝臣惊诧目光中,竟然是将万斤重的大鼎举了起来。

“王上!”

“王上不可!”

“王上!”

……

见此情形,众人顿时吓得亡魂皆冒。

昔年,秦武王嬴荡举鼎,最终力竭而亡,这位风头正盛的少年帝王要是出了什么是,那还得了?

“王上!”

众朝臣跪倒在地。

嬴政好似没有听到,只见他手举大鼎,径直朝着广场走去,那里,放着八口大鼎。

“诸位稍安勿躁,秦王练的乃是内功,自有真气护体,别说万斤,就是再加十倍,在他眼里也犹如草芥!”焱妃说道。

武将还好说,但那些文臣,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懂得这些道道?

“诸位且看!”

蒙骜目光微异,只见此时的秦王健步如飞,这哪里是力竭的现象,分明就是天生神力!!!

“嘭!”

一声巨响,大鼎落在三尺高的石龟底座上!鼎身铜锈斑斑,三只粗大的鼎足已经是厚厚一层绿锈了,鼎身一个巨大的上古“豫”字与山川线条中的大河东折形亦隐约可辨。

九鼎在中央大殿前排成两列:左右各四鼎,大殿前方正中一鼎便自然形成朝臣上殿时的分道标志。

纵是铜锈斑驳,这九鼎的气势却丝毫未减,

只见每座大鼎均矗立在三尺多高的石龟底座上,巍巍然约有丈余之高,仰视而上,鼎中竟是苍黄泛绿的摇曳荒草,仿佛便是岁月的苍苍白发。

九鼎是天下王权的神器,秦得九鼎,便是天命所归,足可激励秦人震慑天下!

嬴政站在台阶上方,高声道:“大秦,将得天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