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明朝开国难度不是第一?66(2 / 2)

马上就是那场白沟河之战。

李景隆虽然攻城不利,但百万大军还在手中。

反观朱棣。

即便是请来了宁王的兵马,依旧只有十万可战之兵。

这场战役,朱棣到底是如何胜的...

朱元璋不由好奇了起来。

........

........

视频继续播放。

朱棣率领十万大军,回归北平城中。

而李景隆则是在城外三十里处安营扎寨,等待时机。

“殿下,我等不可坐以待毙。”

“既打了奉天靖难的旗号,必须一鼓作气,方可成效!”

“久战不下,渐渐地就会失去大义之旗。”

姚广孝出声,为燕王朱棣出谋划策。

“大师说得对,本王必须主动出击,掌控主动!”

在姚广孝的主张下,朱棣决定主动出击。

否则围困许久,北平的粮草不够大军消耗。

必须要以战养战才行。

朱棣率军出击。

和李景隆经历正面摩擦,双方各有损伤。

朱棣虽然骑兵善于野战,但终究兵力太少,讨不到便宜。

就在朱棣一筹莫展之际。

一个名叫马和的人求见,说要献策。

朱棣准后,他便只身进入了朱棣的营帐之中。

张玉、张辅等人也纷纷跟着进入。

朱棣看了看马和,这个人眉清目秀,而且十分年轻,疑惑问道:“你说你有破敌之策?”

马和神色笃定,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拱手道:“是,殿下!”

朱棣神色肃穆:“军中无戏言。”

马和不卑不亢:“奴婢不敢妄言。”

此时,朱棣提起了一丝兴趣,道:“说来听听。”

马和道:“回殿下,奴婢年少时,曾和父亲习过航海之术。”

朱棣略显疑惑:“航海?”

“是,殿下。”马和点头道:“船行海上,虽要齐奉旗舰号令,但大海茫茫,各船主有时候也要自行决断的。”

“若是船主历练不够,一味的听从号令,遇上风浪,便会有灭顶之战。”

“奴婢今日仔细观察了南军的号令,每逢战事有变,都要等中军号令,诸营才会有所反应。”

“有几次,我军都已经突围到南军战阵,周围南军都要等待片刻才会前来救援。”

听完这些。

朱棣恍然大悟起来。

其实他之前也注意到了这点,但没有想明白。

经过马和的点拨,立刻通透。

这是将才不够用了!

士兵需要将领指挥,才能发挥军队的作用。

李景隆百万大军,数量过意庞大,导致可以指挥的将才不够用,才会导致大军的反应慢上几拍。

除了崔能等几个将领,剩下的将领都只能听位于中军李景隆的命令传达,才会作出行动。

“敌方百万大军,虽然兵力庞大,却过于臃肿,调度困难,尾大不掉!”

马和神色笃定道:“南军几乎全军调度,全系李景隆一人,今夜甚是寒冷,我军都抵挡不住,更何况南军....”

“敌军寒冷,戒备必然松懈,我军若是集中兵力,乘着夜色突袭敌方军营,化作一把利刃,直接杀入李景隆的大帐......”

“敌军在营地中,根本无法看到主将的命令.....我军必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