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是咱害死了标儿!(1 / 2)

朱标的死因,后世有很多种说法。

其一、是被朱元璋给吓死的。

记载中,朱标说:“治理天下,应该以仁厚为怀。”

朱元璋大怒,变了脸色,“等你当了皇帝,再实行你的仁政吧。”

皇帝对皇太子说出这种话,性质相当严重。

朱标惊惶不安,思来想去,想不出一个解脱的办法。

干脆跳进金水河中,要寻短见。

落水后,大病一场,最后病死。

但经过李青峰目前的观察,完全可以排除这种可能。

首先,朱元璋对朱标可谓是溺爱了。

连皇位都可以让,根本不是其他朝代的父子关系可比。

而且,朱标是什么人?

虽然仁厚,但却是非常有能力的太子。

能够镇压一众文臣,和一众包括朱棣这样的藩王兄弟。

如果真当上皇帝,绝对是一代明君,后世留名。

这样的人,会因为一句话,吓得跳河么?

显然不符合逻辑。

这条直接被李青峰给排除了。

其二、是相传朱元璋夺得皇位后,总想迁都。

然在洪武十一年,正式下诏南京为国都。

但在心中,他始终无法说服自己。

朱元璋念念不忘的,还是西安。

西安,古时也就是长安,十一朝古都。

洪武二十四年,六十多岁的朱元璋自感时日无多,再不考察西安就来不及了。

他自己没有办法亲自前往。

就派未来的皇帝太子朱标,代他走一趟。

这西安自古以来是多个王朝的首都,蕴含帝王之气。

只不过那里的龙气已尽,朱标一去,就被吸了龙气。

考察回来的时候,就大病一场,最后病死。

被吸龙气的说法,显然有些不妥。

有些戏说成分在里面。

朱标也的确是从西安回来就死了。

但李青峰估计,去之前身体就不太行了。

真的长途跋涉一趟,加剧了这个情况。

也就是第三种说法:朱标是被累死的!

众所周知,

古代王朝统治争斗,最多的就是皇权与相权的争斗。

王朝之中,皇权、相权是分开的。

好处是:随意应变,有伸缩余地。

坏处是:碰着有能干有雄心的皇帝,矜才使气,好大喜功,常常要侵夺丞相的职权。

而到了朱元璋这,直接把这个制度给干没了。

丞相的权力范围涉及官吏任用、人才举荐、百官考核、军事征讨、财政赋税、升赏黜制等。

差不多是与皇帝一样管理天下所有事物。

丞相,相当于皇帝的副手。

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任何人不能一个人干完全部人的事情。

哪怕是皇帝也是如此。

有了丞相,皇帝才有时间去照顾那后宫佳丽三千。

到处游玩,甚至可以御驾亲征出去耍耍威风。

坏就坏在,朱元璋遇到的几个丞相,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这几个丞相都喜欢弄权。

加上朱元璋本人精力过于旺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