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正义在彼?(1 / 2)

钟音扫视了一遍案卷。死者名字叫鸿凡,五日前被发现在家中自己掐住了自己脖子,将自己扼死。这显然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做到的死法,他们在把自己掐死之前就会因为力气不足而松开。

经仵作验尸后确认除了鸿凡自己掐出来的扼痕以外,还有他自己殴打家具造成的外伤。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伤口。

这种诡异的死法,也是台山镇将这件事情提交给澄海司的主要原因。

鸿凡家境富裕,主要依靠收地租和放贷为生,镇上的相当一部分居民都欠他的钱,本人行事霸道彪悍,经常与镇民和来镇村民有口角纠纷。

镇上居民对他的评价呈两极分化,少数富户觉得鸿凡是一个懂得尊重他人,会来事的善人,多数居民认为他是恶霸,对于他的死亡表示高兴乃至于拍手叫好,部分人甚至认为他遭了报应。

“看上去我都想给杀他的人鼓个掌。”看完卷宗之后,钟音评价道。

“这正是问题所在。”宋明轩倒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意味着镇上,甚至是镇外小村,有许多人有杀他的动机。根本没法从这个角度进行调查。”

“要不我们就佯装调查,把凶手放了?”钟音提议道。作为农民之子,他对这个凶手产生了同情与尊敬之感。

“无所谓。”宋明轩冷淡地说,“你怎么处置,和我都没有关系。这次你是负责人,我只协助。”

钟音讶异地瞪大了眼,赶忙低头又把卷宗翻了一遍。

在讨论声和翻页声中马车到达了台山镇。

甫一下车,二人组就收到了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又死了三个人,分别是鸿凡的正妻、师爷和打手头子。

钟音略有些震惊,居然动手这么快。至于宋明轩,他的脸上看不出表情,大概就像听到“你吃了吗”一类的问候语。

“看来需要五天时间准备。”宋明轩判断道。

“为什么?”钟音问道,“是因为两次死亡之间刚好隔了五天吗?”

“是的。”宋明轩说,“如果是有计划的杀人,不会先死了一个人,五天后几乎同样的时间在杀死三个人。无论如何都说不通。最可能的解释是杀人道术的执行时间就是五天——不排除四天的可能,但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凶手在确认鸿凡死亡后,开始大规模作案。”钟音微微点头,赞同宋明轩的说法。

“我讲的话已经够多了。”宋明轩忽然说,“汤乐毕竟是要求你历练历练,我不应参与的过多。接下来我只会解答你的一些知识性问题。”

“知道啦。”宋明轩突然说了这样的话,让钟音不由得怀疑他是不是已经猜出了凶手。宋明轩也真如所说,像木头一样站在钟音身后,形如仆役。

“嗯……我想先去鸿家调查鸿凡死亡四至五天前,及鸿凡死亡当天、后一天鸿家情况。”思考片刻后钟音做出了决定。

台山镇给的案卷基本上是围绕鸿凡死前两日的情况,对有关预测中道术的开始时间的内容极少,还需要二人去走一趟。尽管民众对于澄海司知之甚少,但他们现在挂着的是巡捕的名,办事便利许多。

“嗯。”宋明轩点了点头,跟在钟音的后面。

这种怪异的巡捕组合吸引了许多路人的注意,有些人猜测钟音是不是哪个大官子弟。

路旁的柳树已经发了新芽,春风温柔的吹过街道,尽管隆冬的威严尚未褪去,台山镇已经显露出了春天的气息。在这样的氛围中,钟音和宋明轩抵达了鸿家的高门大院。

尽管只是一个土财主,鸿家却竭力在不逾礼制的情况下将院落尽可能修的气派。亮丽光鲜的正门,高大的院墙,彰显着此地主人的势力非常。

虽然是富贵异常,但鸿家前些日子挑出来的白布还未收回,新的白布就挂了上去,让繁华之中隐约透出了几分凄凉。

“让这家死绝了才对!”钟音隐约听到路人骂道。

“死的该!”

“杀得太慢了!”

“老天保佑!”

这样的声音绝非个例。看到穿着巡捕制服的钟音上前询问,人们初时还看他年纪轻回两句无关的话,一旦话题转移到案件身上就三缄其口,或者是说些废话。

钟音感觉,即使他们中有人知道些什么,也不会告诉他的。

但这些交谈也不算是全无收获。新死的三位,风评和鸿凡在伯仲之间,甚至犹有过之,毕竟镇民未必被鸿凡亲自堵过门,但多半会被鸿凡的打手围过,或是在看似和蔼的师爷兼账房先生那里吃过哑巴亏。

至于鸿凡的正妻,倒没有什么明确的恶行。但鸿凡的小妾,过门后从没有能活过一年的。镇民们都认识至少一位小妾的父母。

“我觉得我是在做错误的事。”钟音如是说道。宋明轩什么也没说。

靠着【谛听】偷听,钟音还是成功得到了镇民们对于凶手的猜测。按照他们的观点,凶手是名诨号“及时雨”的侠客,行侠仗义替天行道,更是武艺高强,休说是飞檐走壁,就算是以一敌百都不在话下。

相关内容细节详实,极为可信。如果不是这个“及时雨”从未在其他地方出过手,钟音差一点就信了有这么一号人。

进入灵堂之后,二人依次向家属们欠身致意。鸿凡夫妇死后留下二子一女,其中次子方才出去了,长子和幼女满怀悲痛,特别是长子,先前哭的呼天抢地,现在站都站不直,只能靠别人扶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