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张三的伤(1 / 2)

只要是碳水化合物组成的生命体,就需要能量转换。如果不需要,那就只有一种解释,生命体已经消失,留下的只是一具壳体。

进山算算路程,应该到了秦岭深处,再往前走就又要出山了。军队也不会深入秦岭深处搜粮。

云凡选的位置,位于半山腰,一处崖洞里。逃避战火,这里就是天然的风水宝地。

沿半山腰巨石裂口,风化成的似路不是路的路面,绕个大弯。再行走六十余步,然后面山背壁小心转个弯。前面猛地表演魔术般,变出个较为平整的巨石大台阶。离转角处仅有四十步的距离。石台阶临西两面是悬崖。宽敞,约莫可容十来人跳舞。较高,离山脚湖面有四十丈有余。

洞口上方,巨石反斜向上冲砍而去。就算下个瓢泼大雨,也难淋湿半个台阶。洞口离地约两米高的样子。可以排着四个人,大摇大摆的进出。进洞不到三米,一块巨石横拦于洞口,如果不仔细观察,绝对发现不了巨石旁的侧洞。稍微低头前行,走了两米左右,眼前豁然开朗,山洞是个倒葫芦型,放二百来人绝不在话下,后面那个山洞估计可以放更多人。就这样的地形放七八个人真可谓万夫莫开。

洞顶有一个巨大的开窗口,通向另一侧山外。开窗口离地十多丈的样子,洞壁似刀劈斧砍,陡直。阳光穿过窗口打在洞内的地上,干燥、平缓。阳光照射下洞内清晰可见,深处还有阴溪潺潺湲湲。

这个洞是张三发现的,山对面的时候,硬说看到这里有一大群麂子,而且有几头大麂子。想要取肉,人就得分为两拨,一拨照顾妇幼,一拨就借着山脚的树桥摸向这里。

有了栖身之所,吃食就是头条大事。虽然暂时还不用操心粮食,但还是得未雨绸缪,如果临时抱佛脚,虽然饿不死,但绝对不好受。

一路逃山时,山里野猪成群,各种被惊到,窜林而飞的野味遮天蔽日。更别说这里的山珍到处都是。

没在山里待过的人,一定会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话是没错,可在山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就知道,山里面有排位的。一猪二熊三老虎,猴子最多只能排到老四。这可不是瞎叽歪,不信可以去查查资料再来看下文。

知道古人用鱼和羊来组合成鲜字的意义么?那可不是瞎抓两只动物、凑一起取名为鲜字。有让你无法反驳,且含有生活哲理的智慧。

鱼肉和羊肉只有最新鲜的状态下,肉或汤汁都很鲜美,这个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之间肉质的共性,这是前提。

首先,鱼很难获取,小鱼小虾不算。鱼的获取代价和难度大于羊。其次鱼、羊被宰杀后,鱼肉比羊肉先臭。不然羊字咋不放前面。最后是鱼比羊小,食物小,就省事,所以一般先烹制鱼,再宰羊羊取肉。

晒太阳的时候,老太太自言自语的想吃鱼,这可忙坏了铁牛。可惜忙乎好多天,只带回来几只兔子充数,鱼就算了,还没近身就远远游走了,比登天还难。

囡囡悄悄告诉云凡后,云凡主动要求带着铁牛去抓鱼。铁牛脾气犟,说什么也不去河边抓鱼了,宁可去山里逮兔子,也好过去河边抓鱼。没办法的情况下,只得又祭出激将法这一法宝了:铁牛叔,我说我能逮到鱼你信不信?要不我和你打个赌...

为了抓到鱼,云凡下足了功夫寻找捕鱼的地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处河面窄还带点落差的天然鱼寨河口。信心满满的请几个叔辈去砍伐竹子。粗的细的都要,最好是相似大小的,能弄多少弄多少,不嫌多。腿粗般大小的木桩,也来十余根,能扎藤绳的藤条也是越多越好。

几个叔辈再三确认就要这些?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众人像霜打的茄子蔫蔫的。边走边打起嘀咕,竹子、木桩、藤条都好弄,竹子可以砍做标枪扎鱼,要藤绳干嘛?还要木头?难道是扎木排去河中间扎鱼么?没见过河中间扎鱼的,那是秃子头上理发—搞毛。

三天后,第一条收获的鱼是在傍晚,有七斤左右。可把铁牛高兴坏了,这么大的鱼可真没见过。七斤左右的野生大鱼,力气大,抱在怀里扑通扑通的摇头摆尾,尾巴拍在脸上,像打耳刮似的啪啪抽个不停,铁牛差点被鱼打进河里。不是张三拉一把,鱼绝对跑了。

在这之前,他可不信一个四面漏风,像竹木篱笆一样的竹排可以自动上鱼。当夜就给老太太饱饱的吃了一顿。

第二天清晨云凡招呼众乡亲去收鱼获,快到的时候看见个比云凡高不了多少的一个人,两手各拎着一条鱼,鱼还在不停的摇头甩尾。偷鱼者发现云凡等人后,急忙逃上岸,拎着鱼死命的朝反方向逃跑。

铁牛见状提刀要追,被云凡一把拉住,摇头示意不要追。铁牛气呼呼指着逃跑的人,使劲盯着云凡,那可是咱的鱼。

他就一个人。在一起抓鱼上岸的时候,云凡告诉铁牛。铁牛问:那为啥不让我去抓他。

鱼寨其实就是一个特大号的簸箕,能过水不过鱼,只要有鱼,它就跑不了。而且还能让鱼新鲜,且活蹦乱跳的那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