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告秦民书(1 / 2)

咸阳城外有个土堡,离咸阳大约四百几十里,沿秦岭横栏平原,所以自古就是秦国兵家要地。在群山耸立的山脚下突出一个高不过九丈的小山,像个磨盘固叫磨盘山,山上有一土堡叫磨盘堡。

去磨盘堡只有一条斜坡小道,半盏茶的功夫就可以到山顶。山顶平坦偏中央有一土包不远处是天然甘甜的泉水,满足生存基本要求。山包周围被麻石修葺约莫五尺高非常坚固,土包平整过,用土夯,夯至约六尺的墙,合拢后形成土堡。秦国的官方机构就坐落里面,还有几十户人家和几家商铺做陪衬。土堡唯一的出口,面向咸阳城,有四尺宽的一下坡,所以进堡得爬。

麻石墙向外约十丈有一小沟渠,宽处约两丈,依着山顶绕了个圈,在一低洼处流向山脚。这里的人都到沟渠浆洗衣裳,夏天男子更喜欢来这里泡水消暑。

磨盘山地势不高但险要,进秦岭是必经之地。也是抵御外敌进攻咸阳的前哨,所以不论谁当禁卫军老大,这里都是必须勘测之地。

沟渠与土堡之间空地较大,稍稍平整就是开集市的好地方。东侧秦岭山脉方向约一百步有个井亭,可在这里休息。井亭向南靠着麻石墙,用几根大腿粗的木头,搭有一小酒肆,供过往之人喝酒消遣。

今天是一个普通的集市日。来赶集的不止本地老百姓,方圆百十里地的百姓,都喜欢来这里,因为没有咸阳城搜身的惯例,少点水果什么的也就算了,少只鸡鸭什么的就要老命了。也没有宵禁条例、和动不动就封城满城搜查。

进咸阳城有亲戚还好说,如果是冬天出不来的话,投奔亲友就是。没有的就只能到处找避风雪的地方,最好的地方是牲口棚,比较暖和靠着草垛子避风寒,挨一宿没多大事,但主人家下人,经常会把你撵来撵去,以为是偷牲口的。

牲口棚子本身就没多大,养一两匹马或驴什么的。关键是屁大点的地方还人挤人,牲口棚本来就臭,谁要是放个屁、口臭吃了蒜还打鼾什么的那滋味更加上头。你要是嫌臭也没办法坊门早关了进不去出不来,还得心甘情愿挨住这顿臭,做人体净化器做一次免费空气净化。要不然你一个人抱大户人家石狮子玩去,那里绝对空气好,就怕早上起来被冻成猴子模样硬邦邦的。

心里赌咒发誓下次再也不来这该死的地方,不管是冻的还是被人家撵的,那滋味真的不好受。当然再次淘换补贴家用的时候还得来,只是下次还是赌天发誓不来的骂一次。

场地决定集市的大小,集市决定商品的多少。这里的商品虽然不多,但绝对有很多硬通货。卖胭脂水粉、头簪、红头绳等货的货郎,有三四个,正笑着在合适的位置,找地放担子摆货。波浪鼓小贩身后跟着一大群半大小子穿开裆裤的尤其多,除了被拨浪鼓吸引,还有那被风一吹就转的,五颜六色的风车。摇一摇就叮叮响的铜铃所吸引。卖肉包子的铁青着脸,使劲吆喝赶着,几只不愿意走远的野狗。。。

有了货郎就有买货的客,山坡上出现几个梳囊,卖胭脂的货郎就会个比个的兴奋,起身吆喝张口就来:水粉、胭脂、红网纲、丝绢、腮红。。。的一通吆喝。

一位卖梳子、脂粉和腮红的小贩摊前来了几位少女,应该是货物新颖,都在争着挑选心仪之物。看样子这几位少女暂未婚配,绾纂都没有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