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欣赏和佩服52(2 / 2)

1983年的华语歌词,相对来说,中规中矩,亮眼的不是很多。

施绮楠漂亮的大眼睛一亮:

“‘秀’一句,什么意思?”

方博微笑:

“秀,就是‘说’的意思,也有炫技的意思。”

说完这话,心中又是一叹:

可怜的非互联网时代孩子。

“你是从哪儿学来这词汇?要注意纯洁祖国语言嘛。”

“同学,语言也要进化的,要不我们穿越到古代,改说之乎者也,可乎?”

施绮楠朝天翻白眼,命令道:

“你再给我秀一句人间好句。”

“贪多嚼不烂,刚才秀过了,明天接着来。”

“不行,再秀一句,我看看你造句能力到底怎么样。”

方博不好违拗施绮楠,觉得应该故弄一下玄虚,这样效果更好。

“施绮楠同学,你知道精彩造句的真谛吗?”

“呃,似是而非吧,大师有何真谛传授?”

方博故作深沉说:

“造句的真谛很简单,就是把一个语意,用不同词语排列组合,加以延展,就能收到不同的震撼效果。”

施绮楠漫不经心说:

“哦,愿闻其详。”

方博侃侃而谈:

“比如说,‘自欺欺人’这个词,可以延展为‘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总是拿着微不足道的成就来骗自己。’对吧?”

施绮楠听出点意思,点点头。

方博继续侃起来:

“‘借酒消愁’这句话,是不是可以延展成‘总是莫名其妙感到一阵的空虚,总是靠一点酒精的麻醉才能够睡去’?”

智化老兄,我只是名句赏析,木有侵犯您版权的意思,别在意。

施绮楠又一次瞪大漂亮的眼睛,直勾勾看着方博。

方博一脸温柔。

看吧看吧。

为什么你总是眼含钦佩,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施绮楠白皙细腻的脸庞,盛开粉红牡丹般的鲜艳,让她的容颜,更加娇媚炫目。

“方博,你太有才了。”

方博一愣。

这话是骂我还是夸我?

互联网年代,这话似乎不是什么好话。

施绮楠接着说:

“我感觉你比一中的大才子米封尘,还要厉害。”

方博对突然出现的姓名猝不及防。

谁是米封尘?

施绮楠看出方博眼中狐疑,说道:

“米封尘是我的同学,学习成绩优异,文学功底极强,常在晚报发表作品。

听说他在写一本长篇小说,反映我们当代中学生的生活。”

“嗯,作家这个行当很吃香,请转达我对他的问候,加油!噢耶。”

在上世纪80年代,作家这个职业,确实是万众瞩目的香饽饽。

那时候的作家,恰逢百花齐放,思想大解放年代,敢想敢写,很多流传于世的名作,都诞生在哪个年代。

在人们的眼里,作家好像是集思想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为一体的万能货色。

那时候一篇或者一本火爆的小说,千万人争相传阅,瞬间能够达到洛阳至贵的效应,令人瞠目结舌。

方博心想:

中学生写小说,估计不是文青,就是愤青。

不过,听施绮楠说,米封尘算是文科生中的顶尖高手了

呵呵,这人我得会他一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