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车到山前没有路(2 / 2)

方龙站起身,拿起床上的晚报,气冲冲出了小屋。

方博一愣,哥哥很少这样动怒。

看来彩礼难倒英雄汉了。

行吧,你继续生闷气,我来帮你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方博坐在小书桌前,打开数学作业本,翻开新的一页,在上面写写算算,筹划着着怎样破彩礼困局,解决方龙科长的3万元彩礼问题。

方博现在手里的钱,不足1万。

金海宾馆的凉皮款,下个月才能回收。

按照与李妍的分成协议,他最多也就能拿到三千来块,就算他愿意帮助哥哥,也凑不够3万元。

这两天,已经有6家宾馆和方博联系,确认他为李辣姐凉皮店供货商。

如果再拿着晚报,主动跑一下其它宾馆,继续发展客户,赚足3万元彩礼,也是可以实现的。

关键是酒店、宾馆什么时候能回款。

如果郝静家里能把时间延长一些,解决3万元彩礼,也不是什么难事。

怕就怕郝家当下紧着要彩礼。

方博算完账,把相关数据看一遍,牢记了几个关键数字,撕下数学本上算账那页,拿起桌上方龙抽烟的火柴,划燃一根火柴,烧了撕下来的那张纸。

方博现在不能让家里人知道他弃学下海的事,否则重生后的创业计划,随时会因为父母姐兄的干预而夭折。

不一会儿,客厅传来妈妈喊吃饭的声音。

方博来到客厅,三人围坐在方桌前,开始吃饭。

电视机、收音机都没人开。

饭桌上静悄悄的,只有微弱的咀嚼声。

方龙紧皱眉头,一声不吭,埋头只管吃饭。

这与他平日在饭桌上,口若悬河畅谈人生、社会和国内外大好形势,形成鲜明对照。

方宝良和刘梅对望一眼,也不吱声。

大家各吃各饭,各想各事。

这种气氛,在方家多年少有。

以往晚餐的时候,大家围坐一起,边看新闻联播,边吃饭,间或还要把单位、学校的奇葩轶事抖擞一番,以供全家吐槽。

都是彩礼惹的祸啊。

方龙两眼无神,有气无力扒拉着饭吃。

刘梅终于憋不住,瞅一眼方龙,说道:

“你也别想多了,男子汉,要有精气神,只要你和郝静投脾气,咱家砸锅卖铁,也会把郝静娶过来,怕啥?好好吃饭!”

方宝良点点头:

“你妈说得对,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会想办法解决彩礼问题。”

刘梅转眼盯住方宝良,忍不住埋怨:

“你的破车,就算到了山前,能有什么路?”

方宝良一怔,瞬间哑然。

刘梅不依不饶唠叨:

“那年子弟中学商调你去高中教书,你偏要留在厂里宣传科,说是要写什么小说《午夜》,成为和茅盾并肩的一座高峰,用小说赚大钱。

你赚的钱在哪儿?

你看看隔壁老王,人家一个高中老师,在家带几个学生,补一节课,就能赚50元。

现在家里急用钱,你的《午夜》呢?你的稿费呢?真是口里没味。”

方宝良面红耳赤,被刘梅怼的吃不下饭,放下筷子,气呼呼直喘气。

《午夜》至今难产,刘梅说的都是事实。

辩解是苍白无力的,反倒会招来刘梅更大的回击,除了静默,只能静默。

方龙表情木讷,像是什么都没听见。

他只管埋头吃饭,完全是车到山前没有路的绝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