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放弃高考(求收求评求票)(2 / 2)

方博扭头问侯小健:

“你模拟考成绩怎么样?”

侯小健眼神暗淡:

“不咋样,排名倒数,痛不欲生。”

方博瞅着天边浮云,淡淡一笑:

“高考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一纸模拟考成绩,犯的着要死要活瞎哼哼吗?”

侯小健挤出一丝僵硬笑容,比哭还难看。

他瞄一眼方博手上的牛皮纸信封,问道:

“你考的咋样?”

“中不溜,也就本科尾巴,或者大专吧。”

侯小健叹气:

“眼看高考只有27天了,成绩肯定没法赶上去了,我是没救了,只能明年去复读了。”

方博停下脚步,沉吟片刻,长长吁口气说:

“我不参加高考了。”

这话很简短,却像引爆一颗重磅炸弹,震得侯小健目瞪口呆,半天才缓过劲:

“你说啥,你要放弃高考?”

方博不动声色嗯一声:

“对,不考了,我这个成绩,超常发挥,也就是个鸡毛本科,发挥不好,就是个大专中专,所以没必要浪费时间了,时间就是金钱。”

方博脱口而出的这句“时间就是金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为流传的金句。

1978年改革开放前,“金钱”二字,被道貌岸然的君子们,视为带有原罪的贬义词,横加抹杀,归类为不能挂在嘴边的忌语。

虽然正人君子们暗地里都很喜欢这两字。

当年深圳经济特区喊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话,振聋发聩,唤醒整整一代人。

侯小健急吼吼问道:

“你想过没有,放弃高考,会影响下一年的复读。”

方博反问:

“都放弃高考了,为啥还要复读?”

方博自知不是读书的料,如果重生成初中生,他也许会考虑努力学习,打好基础,争取考一个好大学。

然并卵,就算考上名校,又能咋样?

继续拿着毕业证去大厂求职打工,等着人到中年的某年某月,喜迎人才优化组合吗?

这世界,能有几个货真价实的打工皇帝?

这美事能轮到我?

现在离高考还有27天,基础差成一坨翔,硬要去挤高考独木桥,他妈是嫌自己还不是显眼包吗?

前世走过的路,一眼能望到终点:

前20年拼命读书,后30年拼命糊口,余下的时间,拿命为医院的收入添砖加瓦。

方博实在不想再走老路了。

侯小健忧心忡忡问道:

“你不考大学,不复读,以后怎么办?我爸妈说,只有上大学,以后才能分配个好工作,有个好出路。”

“嗯,你爸妈的话没错,你可以照办,每个人情况不同。”

1983年的高考率取率只有10%左右,加上恢复高考不到十年,社会上,大学毕业生存量很少。

一张过硬的大学文凭,在择业、升迁、薪酬上,都有领先一步的含金量,简直就是人生的通行证。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

大好机会就在眼前摆着,下海弄潮,不也是一种人生机会?

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年代。

这是一个商业版图刚刚开始跑马圈地的年代。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如果在这个节点,抓住创业机遇,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远比捧一张文凭,四处求职要来劲儿吧。

再说了,1983年的大学教学水平,除了几所名校,其它院校也就那样,大专院校更是不好说啥了。

这大学,不上也罢。

定了,就这样定了。

弃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