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大理段誉(1 / 2)

阳光绚烂,悠悠太湖。

一叶扁舟,随波逐流。

风间沧月一脸闲适的靠在船舷护板,小阿碧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记得哩,我还记得从那以后,沧月哥哥练武用功了不少。”

阿碧已经不记得那日自己的狼狈和痛苦,却对当时找到风间沧月的喜悦和快乐,记忆犹新。阿碧甚至觉得,那也不过是她牵挂着风间沧月的无数个日常里的某一个日常罢了,她本就是个极温柔的性子,与其体验惊心动魄,她其实更爱今日这般平淡中带些小甜蜜的生活。

可贪玩好奇才是少年郎本就少不了的风采,风间沧月不过十三岁,自然也是如此。只是从那日之后,他已经不愿意眼前这个少女受到一丁点的伤害和委屈,尤其接受不了自己是使她如此的罪魁祸首。

自那日后,本不爱习武、爱诗书声乐的他,恍如变了个人一样,日日苦练不辍。再加上本就是慕容氏的血脉,在武学天赋上面还是远甚于寻常人家,四大家臣又从小给他打下的茁壮根基,一身武艺进步不小。但可惜的是,他这十三年所练之武学确实垃圾,都是些不入流的杂货,大大浪费了他的天赋,哪怕此刻他已经将这些武艺娴熟掌握,也不过堪堪入了三流高手行列,要是放在丐帮,倒也可以勉强在弟子群体中脱颖而出。而邓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风波恶四人看到这个极大可能是“小公子”的风间沧月,浪子回头用心练武,也是老怀大慰,可一想到风间沧月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他们也挠头不已。不是他们不愿意传授高深武学,而是碍于新家主慕容复的耳提面命,不得不如此。

慕容复虽然十年来不曾见到过风间沧月,也没人主动向慕容复主动提及风间沧月的事情,但他还是没有忘记这个慕容博的“准弟子”。在吃穿用度方面,慕容复很大方,予取予求,但却严格限制传授风间沧月高深武学,对四大家臣三令五申,只准传授风间沧月一些都没资格入选还施水阁的不入流武学,更别说姑苏慕容的家传绝学《斗转星移》和《参合指》了。慕容复的目的也很简单,让风间沧月成为人间蛀虫,这样既考虑了老爹的遗愿,又照顾了四大家臣的心情,还十分解恨,一举三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这个就来气哩,我明明已经将邓大哥他们所教的武功,修炼到最高境界,为什么还是摸不到他们的衣角,我怀疑他们没教我真功夫。”风间沧月最近一想到这个事情就烦躁不已。

他先前还为自己浪费了十二年的光阴而后悔。哪知道他真的努力用功之后,居然只用了大半年就将那些见鬼的武学秘籍尽数掌握。

这岂不是说,他努力亦或者不努力,结果都一样呗。

xxx,真是糟心。

阿碧看到风间沧月突然紧紧皱着眉头,便伸出纤纤玉手,用葱白玉指,轻轻抚平风间沧月眉间紧皱的皮肤。

风间沧月闻着扑鼻而来的淡淡处子幽香,心里一荡,之前那些不顺心之事,转眼便丢到九霄云外。

无他,少年慕艾。

阿碧还在温柔的轻摇玉指,看到风间沧月渐渐没有那愁眉苦脸,便满意的放下手来。

蓦然对视,只见剑眉星目的风间沧月,双眼火热、鼻息渐渐粗重。

阿碧顿时紧张得心都漏跳了几拍,她本能的感到羞涩万分,却又不明所以。

“哥哥,你这样子我好害怕哩。”阿碧故作镇定的将额前散发别致耳后,再转过身去,单手戏水。只见那一双纤手皓肤如玉,映着绿波,便如透明一般。

风间沧月贪恋的看了又看。

只是,他也是懵懂少年,不知这般时候,又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只好挠头傻笑。

他两不懂,但有人懂啊。

不远处还有一叶小舟,正是那个不愿做“碍事姐姐”的阿朱,她独自划一小船在不远处自娱自乐。

只见阿朱在船板上平铺了一张小桌,桌上摆着一副十九宫的黑白棋,一边自弈,一边偷偷用眼角余光观察弟弟妹妹。

阿朱本来以为今日不过尔尔,晚上回去以后不过是重复记录和绘画一些常见场景。

哪知,不远处的现场,气氛突然焦灼似火,蜜里调油。

阿朱的经验已经十分老道,她知道如何既能在现场磕糖,又不会让那两人察觉到她在磕糖,从而影响到弟弟妹妹的自由发挥。

她一只眼睛、一只耳朵突然好似增强了功能。手上也不停,立马放下黑白子,从袖中掏出包好的炭笔和纸张,信手画了几笔,便有一船、一男和一女跃然纸上,画面暧昧难明。

不难看出,阿朱于此道,技近乎道矣。

阿朱微微代入一番,已是喜上心头,再想到刚刚阿碧轻抚弟弟眉头的画面。

连忙在纸上写下,今晚回去必须完成的《弟弟妹妹又酸又甜》最新章节名: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

小阿碧柔肠百转,满心欢喜,她看着碧波肆意弄皱湖面,而自己那张小脸,似乎在今日更美了些,是沧月哥哥给的光彩么?她不懂,但心里却坚信如此。

但突然一阵嘈杂声传来这边。

“走,我们去看看。”少年心性的风间沧月突然来了兴趣,虽然没有人让他限足,但从小和阿朱阿碧呆在一起的他,还真是很少会跟其他人接触,而且江南武林也知道这一带是姑苏慕容家的地盘,不会不开眼的来此地闹事,寻常百姓更是被湖中“曼陀山庄”的主人吓得不敢靠近。眼下这般热闹,风间沧月还真没见过。

小舟穿过荷叶,绕过芦苇,湖岸便出现在视线之中。

只见岸边几人似乎已在交手比斗。

待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介番僧跟一高一矮两个武林中人相斗,在现场还有一个稍显狼狈的偏偏佳公子。

这几人便是吐蕃国师鸠摩智、大理世子段誉、金算盘崔百泉以及追魂手过彦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