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开堂问审34(1 / 2)

众人拥着楼明押着范崇等人在西安的大街上行了约莫半个时辰,便能遥遥望见陕西巡抚衙门的辕门了。

巡抚衙门外是一块四亩见方的大坪,这是按规制设的,寓意‘朝廷统领四方’之意。

大坪之上空荡荡的,但辕门之下的宽阔石阶两边那两只巨大的石狮却正视着大坪,空阔下却更显威严。

从高大的辕门往里望去,便是偌大的中门。中门门楣上是一块红底金字的大匾:陕西巡抚署,即使此时没有阳光,但这块大匾却仍然亮的让人不敢直视。

巡抚定制虽为各省最高行政长官,但是在明朝宣德以后,品级略低于总督。《大明会典》中有载:“国初、兵事专任武臣,后常以文臣监督。文臣,重者曰总督,次曰巡抚。”

但陕西北边就是鞑靼控制的河套地区,蒙古骑兵驻牧河套,逼近关塞,频频侵扰陕西、山西等地,深为北边之患。

嘉靖二十五年和二十六年,当时的陕西总督曾铣曾四次上疏请求收复河套,并陈言复套十八策。

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大力支持曾铣复套之策,但内阁次辅严嵩揣摩帝意,知道嘉靖帝无复套之心,竟使人构陷曾铣‘掩败不报,克扣军饷,贿赂首辅、结交近侍(指夏言)’,最后嘉靖帝竟以这等‘莫须有’的罪名冤杀曾铣、坐斩夏言,天下闻而冤之。

曾铣死后‘竟无一人敢议河套者’,边将不敢言战,只好采取消极防御的方式,固守城池以保无事,‘其健者仅能自守而已’。由是嘉靖朝内‘北虏’之患日趋严重,嘉靖二十九年更是被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率军围困京师八日,史称‘庚戊之变’。

因此陕西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北部沿边分设延绥、宁夏和甘肃三边,陕西总督又称三边总督,在固原卫开府,以御鞑靼。是以陕西总督衙门不在西安而在宁夏。

因而陕西一省的实权尽在巡抚王以禄手中,陕西藩臬司道等各个衙门尽归他一人管制,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楼明和众人押着范崇等人走到大坪上那条通往大门的铺石官路上,正好一顶四人的抬舆从对面街道上行来。

那顶抬舆在楼明等人面前停住了,揭开轿帘,一位头戴雁翅纱帽、身披红色大氅、着绯色官服的官儿从轿子中走了下来,他胸前绯色官袍的补子上还绣着锦鸡的图案——这可是二品以上大员才能用的官服样式!

从区区一顶四人小轿中下来的居然是一位二品大员!就连楼明此时都有些意外,待他定睛一看,此人竟是陕西巡抚王以禄。

人群中有见过王以禄的小声说道:“此人便是抚台大人。”

闻言,众人顿时跪成一片,范崇等几个人被捆得结结实实的但也挣扎地跪下了。

只有楼明有功名在身,理论上除非面对皇家成员,剩余的时候可以见官不跪,因此他只是躬身行了一礼,倒是有点鹤立鸡群。

“都起来吧,”王以禄瞄了一眼楼明,淡淡地道:“我刚刚在家里就听说有一伙人冲着巡抚衙门告状来了,本想到竟是解元郎领的头。怎么?解元郎有什么天大的冤情非要越过县衙、臬司衙门,必须告到巡抚衙门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