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鹿鸣宴(1 / 2)

五千两银子!一千亩良田!

这加起来总价值怕是不下万两了!一户普通人家一年的吃穿用度才不过五两银子!

这下郭庄也被惊地说不出话来了,他沉默了几息,缓缓地叹了一声:“人各有志,强求不得。”

好家伙!不愧是明代第一奸臣严嵩提拔的人,出手果然阔绰!楼明也不禁在心里感叹了一声,一万两银子按购买力折算到二十一世纪,至少相当于一两千万了吧?

车厢内顿时又陷入了沉默。

“子莅兄,时化兄,崇文兄,”却是楼明开口了,当即三道目光一起向他瞧去。

楼明斟酌了一下,开口说道:“这雪下了有一个月了吧,百姓的秋粮还在地里呢,秋粮颗粒无收,这样会不会爆发大规模饥荒?”

大家都没想到楼明提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一时间都愣了一愣。

却是吴从周最先接言了,他的叔父目前在户部任员外郎,所以消息比较灵通:“这事我今天上午刚听说。顺天府的消息,说是王抚台请求赈灾的奏疏九月初六便已经报到内阁了,内阁当天就议出了赈灾的法子。具体筹多少粮不清楚,但是户部那边要出八十万石粮。”

楼明闻言,则是微微松了一口气,看来这王以禄还有些先见之明的。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前世一直长于城市,饥荒这个词对他来说其实是很遥远的。直到那天马家大量屯粮,他才想通其中关节。至于马家是不是想发灾难财,他却是管不了了。

郭庄闻弦歌而知雅意,他一下子想到那天马家大量屯粮的事,不由得握了握拳。

......

而此时的陕西贡院早已是张灯结彩,一片歌舞升平的气象。

鹿鸣宴最早起于唐代,《新唐书》有载:“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

而《鹿鸣》则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乐歌,因为鹿通音禄,鹿鸣即通禄名,歌《鹿鸣》之诗自然是为了讨一个好的彩头。

当然也有说法认为《鹿鸣》诗的首句“呦呦鹿呜,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嵩。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其意为鹿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类一块进食,有了美食而不忘其同伙,古人认为这是君子之风。

赴宴的都是同科同乡举子,自然就是同伙了,歌《鹿鸣》诗的意思就是说以后谁发达了不要吃独食,要相互提携。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明代同乡是一种很强的政治关系,后来万历年间兴起的党争最开始时就是齐党、楚党、浙党之间的相互倾轧。

马车在贡院门口停下了,早有巡抚衙门的官兵守在贡院门口,一一检查了四人的身份凭证,这才放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