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改进火铳造燧发枪123(1 / 2)

西方最早的枪管的做法与现在的火铳基本类似,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铸造的枪管普遍偏厚,枪头重,射击时会严重影响到枪的精准度。而且铸造工艺在冷却时,非常容易产生气泡,很难做到枪管内膛表面光滑。

枪管作为枪械的最重要部件,工作环境最恶劣,是机械性能要求最高的部件,经常要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在这种条件下,对于枪管的结构强度要求很严格。如果枪管的质量不达标,不仅影响射击的精准度和射程,而且还会出现炸膛危及使用者生命的现象。

西方枪管的生产制造流程是这样的:枪坯在钢铁厂铸造成型后,反复锻打成为棒材,这样就能去除铸造枪坯内部的气孔,然后在根据枪管的长度切割成段,去除缺陷多的外皮,然后用深孔钻在钢棒中心打出通孔。再使用一根与膛线一样纹路的钢质内芯穿过去,然后一头卡在冷锻机的卡盘上,由四个黄铜制成的锤头,在冷锻机卡头慢速旋转下均匀的敲打毛坯,使其拉长。最后枪管还需要打磨抛光内外表面,进行镀铬等表面处理,才能达到使用要求。

李行素让十七名铁匠中水平最高的两位与自己研究这些工序,看看哪些工序可以实现,哪些工序实现不了或者难以实现,可以根据现有的技术手段进行改良或者修改方案。

最终李行素发现最关键的枪管钻孔需要机械钻,这个目前实现不了。膛线暂时可以不要,因为膛线影响的是射击精准度,而滑膛枪比线膛枪除了精准度差点外,射程和威力还要高。因此加工膛线这一步可以取消,最后难度就在深孔钻上。

如果没有深孔钻这种现代精密机械,枪坯就只能是个实心的钢棍,不能形成钢管,这可难坏了李行素,因为对于当时的铁匠来说,没有燃汽机也没有电动机,如果现在制作蒸汽机的话比燧发枪的问题要多得多。目前他们的手工钻孔,根本实现不了深孔钻的稳定性。

怎么办?难道就这么放弃了?李行素不甘心,自己都知道如何制造枪支,却因为现代机械装备的不具备造不出来。

既然不能用深孔钻钻孔,那么还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钢水浇铸枪管成孔,第二个办法就是卷板成管,然后焊接成型,当然当时没有焊机,不过可以用反复锻打来焊接。这这两种方法都是现代钢管的制作方法,不过这两种方法并不是枪管的制作方法。

第一个办法实际上就是当时制作枪管的方法,火铳就是统一采用生铁浇铸而成,这样的枪管重量重,枪管短,膛压低,射程短,威力小。生铁硬度高,韧性差,熟铁则相反,而对于枪管来说,韧性更重要。李行素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尽量用含碳量低的熟铁而不是用生铁来浇铸枪管,这就要求铁水要尽量脱碳,降低铁水的含碳量之后,浇筑的枪管就从生铁转变为熟铁,这样就能提高枪管的韧性和强度。

现代钢铁工业是脱碳是采用在铁水中吹入大量的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排出,从而脱掉钢铁脱氧过程中加入中过量的碳,将高碳钢转变成低碳钢。而以当时他们工艺,在铁水中吹入氧气还很难达到脱碳的要求。而手工业时期是采用将生铁烧红后反复锻打,也能使钢铁中的部分碳与空气接触氧化成二氧化碳排出。

古代称高碳钢为生铁,而将低碳钢称为熟铁,而熟铁淬火之后变硬变脆就称为钢。含碳量高的钢铁,在烧红之后经过千锤百炼就会将生铁中的碳逐渐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排出来,进一步降低含碳量,高碳钢逐步转变成为低碳钢,并且锻打的过程还可以使钢铁变得更加密实,减少钢铁内部瑕疵,这就是百炼成钢的道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