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宋王朝皇室宗亲76(2 / 2)

北宋初期,由于宋太祖赵匡胤去世比较早,他的几个儿子当时都还年纪不大,并不适合继承王位,于是北宋的皇位就传到了他的弟弟赵光义手中。

赵光义死后没有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子孙,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因此北宋期间,皇帝的宝座一直都掌握在赵光义这一脉的手里。所以北宋真正的的皇室宗亲应该算赵光义的后代。

没想到北宋末年由于金国攻破了都城开封,赵光义这一脉的后裔,几乎都被金军抓去做了俘虏,这就是靖康之耻。

唯一留下的皇室直系就是宋高宗赵构,他和部分大臣逃往临安称帝,临安也就是杭州,这就是南宋。不过赵构不幸受了伤,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赵构只能从赵匡胤一脉的子孙当中选择了两个孩子,做了自己的养子。于是,宋朝的皇位,奇迹般地回到了赵匡胤一脉的手里。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就是这两个养子之一。宋孝宗赵昚之后,南宋真正的的皇室宗亲应该算赵匡胤的后代了。

宋孝宗赵昚有四个儿子,只有老三活了下来,继承了皇位,这就是宋光宗赵敦。

宋光宗有两个儿子,次子即位,他就是宋宁宗赵扩,他与成吉思汗是同一代人。宋宁宗赵扩一共有九个儿子,全部早夭!只能再次从宗室当中,挑选养子。

第一个养子赵询当了好多年的太子,无后并且死在了宋宁宗赵扩前面。宋宁宗赵扩不得不收了第二个养子赵竑。结果不久宋宁宗去世,权臣史弥远直接废了这个赵竑,改立另一位赵氏后人赵昀为皇帝,这就是宋理宗赵昀。现在大宋的皇室宗亲可能又改了,但是跟后来发生的事比起来,这还不算什么。

宋理宗赵昀在位期间南宋与蒙古帝国联合灭了金国,结果养虎遗患,这也葬送了南宋自己。蒙古后来进攻南宋,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的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宋理宗赵昀有三个儿子,全部早夭。他只能从自己亲弟弟那里过继一个孩子,这就是宋度宗赵禥,南宋的历史也进入了倒计时。

宋度宗赵禥即位之后,荒淫无度,朝政大权把持在奸相贾似道手里。蒙古帝国已经传位到了忽必烈手里。忽必烈掌权之初,一直忙着内部夺权,暂时停下了进攻的脚步。蒙古帝国内斗结束以后,忽必烈坐稳了汗位,挥军南下,宋度宗赵禥根本无力抵抗,直接被吓死了。

宋度宗赵禥一共有七个儿子,前四个全部早夭,后面三个活了下来全都做了皇帝,这就是“宋末三帝”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昰和宋末帝赵昺。

静逸师太说到这里,自嘲的笑了笑,说道:“我后来确定谁是皇室宗亲的时候,我才理顺了这层关系。而等我理顺了之后,我竟然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清楚大宋的后裔哪一支才是最正宗的皇室宗亲。”

南宋末年几乎也就没剩下什么近支的皇室宗亲,而那些远房的赵氏子孙,因为血缘关系实在是太远,所以元朝建立之后也没有为难他们。

这部分赵氏子孙,一部分积极参加抵抗元朝的运动,一直随着南宋政权南迁,后来在广东地区扎下了根。另一部分,则是没有积极抵抗,直接投降了元朝,因为这一部分基本上跟皇室已经没什么血缘关系了。比如著名的书画家赵孟,就是赵匡胤的十一世孙。赵孟不但在元朝这边做了官,而且还深受几代元朝皇帝的重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