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李齐赵琏劝降士诚43(1 / 2)

张士诚命人打开粮仓,开仓放粮,同时安抚百姓,起义军针对的只是元朝腐朽没落的政府的贪官酷吏,不会针对普通百姓,大家可以安居乐业。一时之间,泰州城内热闹得如同过了第二个春节。

不得不说,张士诚对于治理地方和笼络人心都很有一套。一时之间泰州城百姓人人拥戴张士诚,都热情地敬称张士诚为“诚王”。

从泰州西、北两个城门逃走的官兵除了一小部分去了西面的扬州府,大部分都去了位于泰州城西北一百里的高邮府。

泰州属于高邮府的管辖范围,高邮府的知府李齐叫来了几个带头的逃兵了解情况,听说私盐贩子张士诚起兵造反并且很快就占领了泰州,他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感觉对自己威胁不小。于是他一方面写奏折上奏朝廷提出自己要招降张士诚的想法,另一方面收留了泰州败兵的同时加强自己的城防建设。

可是朝廷的圣旨迟迟未到,李奇就坐不住了,害怕张士诚真的打过来。于是他找到一个跟张士诚熟悉的老乡让他拿着一封劝降书,前去泰州劝降。

其实李齐过虑了,张士诚这段时间根本就没有考虑攻打其他州府的计划。他正在做他土皇帝的梦,开始在泰州执行他认为对人民和执政者都有用的政策。盐民出身后来成为盐商的张士诚,确实十分了解下层百姓生活的疾苦,他想根除元朝政府在对待穷苦百姓的积弊。想法是好的,可是时机明显不对,你这政权还没站稳,着急出什么治国理政的政策。

张士诚刚占领泰州就开仓放粮,不但放开官府的粮仓放粮,还要求地主和富户也开仓放粮。他命令起义军收缴富户的土地分给没有地种的佃户,并且前三年免除赋税。这些政策从当时看确实有其先进性,不过并不是太适合他当时那种朝不保夕的没有任何根基的起义军政权。

此时张士诚应该做的就是一鼓作气,将周围比较容易占领的地盘先拿下来,连成一片之后,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否则等到元朝政府清醒过来,派大军前来镇压,小小泰州能围成铁桶一般,到时候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李行素把这个中利弊跟张士诚说了好几遍,见识短浅的张士诚也无动于衷。

这天他的一个熟悉的老乡带着高邮知府李齐的劝降信来了,他对李行素的建议不管不顾,但是对这封劝降信极端重视。几次召开头领的会议讨论此事,结果同意者寥寥,这让张士诚很不满意。

他一面修书一封对元朝廷表示自己是被奸人陷害,不得已才造了反,绝对不是对元朝的统治者有意见,另一方面自己做好了和谈的准备。结果高邮知府李齐在还没有接到圣旨的情况下,就擅自答应了张士诚的归顺朝廷的同时保留他对泰州的统治权的和谈条件。

李齐也觉得在没有接到圣旨之前,就擅自答应张士诚的做法有点冒险,于是他将这件事推给了行省设在扬州府的淮南江北行省参政赵琏。淮南江北行省负责管辖扬州、高邮、淮安、滁州、和州、庐州、安丰、安庆、蕲州、黄州等地的事务。

淮南江北行省参政赵琏一看这事对于李齐来说是份内之事,但是自己也不能置身事外,不敢不过问。于是他连忙赶到高邮府,准备在那里见一下张士诚,看看能不能安抚的了。否则等到朝廷的圣旨来了,少不了给自己一个失职的罪名。

张士诚接到李奇的书信,说是让他去拜见淮南江北行省参政赵琏。他觉得这次能面见这么大的官应该是个机会,但是他又怕去了之后被软禁起来。于是找自己两个弟弟再加上李行素一块商量,看看能不能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