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选有缘难上加难(1 / 2)

仙界人族大典计划之初的朝代是北宋初期,由于人界已经没有元婴期以上的武者,因此能够借助唯一渠道就是仙界使者与北宋皇帝的沟通。皇帝是人族的最高领袖,被儒教尊称为天子,意思是天之子,儒教称仙界为天,天子就仙界之子,可以代表人族,因此天生就有与仙界沟通的资格。

照例人界皇帝建设天坛之后,就可以在每月初一在天坛中沟通仙界使者。人界皇帝称他们为天仙,认为只要能够沟通天仙,就表明上天承认他们的皇帝资格,这就是所谓的君权天授。

由于仙界不允许参与到人界政治中去,对于前期正在享受权利与富贵的北宋皇帝的实际利益关系并不大。因此多数皇帝都将天坛祭天的仪式作为形式主义,认为礼数到了就可以了。他们不去深入的跟仙界使者沟通交流,因为他们认为没必要,甚至很多时候就是打个招呼就草草了事。

由于祭天的前面的仪式过于繁琐,进行一次就需要一个多时辰,每次皇帝都会感觉到疲惫不堪。等到半夜子时一到,真正可以与仙界沟通的时候,仙界使者多数时候甚至还没来得及说正事,随身的侍者就以半夜天太凉为借口,将皇帝给搀扶走了。

这还算好的,甚至很多时候就让负责祭天的官员代替皇帝与仙界沟通,祭天的官员根本就听不清仙族使者的话,只要听到有应答,就算完事。

由于武者不参与政治,皇帝也很少关心人族中武者的情况,更不会去帮助仙界挑选武者中的优秀人才,偶尔有哪个皇帝上了点心,给的信息甚至都是错的。

因此被派去与皇帝沟通的仙族使者往往都是有劲儿使不上,一旦能够得知一个人族武者有天赋就马上将他定为“有缘人”,给予一本人族大典,希望他能够将典籍修炼成功,发扬光大。

可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干着急没用,事实上也证明这种撞大运的做法成功率并不高。

这段时间仙族使者放出去的人族十三大典包括《太极十三剑》、《般若神掌》和《阴阳采补法》。《太极十三剑》和《般若神掌》还好点属于外功,至少不需要特殊神体,练得成练不成先不说,一般人都可以修练。而《阴阳采补法》要求一男一女是纯阳和纯阴身体,才能一起修炼,如果不是这本功法就是废书一本。

结果一百多年过去了,也没有这三种武功修炼成功的消息返回来,这表明这几次人界大典的传承计划失败了。当然由于秘籍还会流传下去,倒不至于完全没有希望,只是希望渺茫而已。

但是已经放出去的人类大典的典籍却再也收不回来了,只能让它自然流传下去。不过还好持有天玄令的“有缘人”冥冥之中会互相吸引,最终终究会汇聚到一起,这可能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到了北宋后期,在战场上跟金国战事吃紧,连吃败仗,因此很多时候,这种形式主义的东西他们都顾不上了。

仙界使者此时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坐卧不安,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他们开始找仙族高人想其他的办法寻找人族有缘人。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攻陷东京,抓走了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靖康之耻”后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继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将临安府定为首都,重修皇宫。

临安天坛修筑完毕,第一次祭天大典,宋高宗赵构祭天的时候兴致很高,跟仙族使者谈了不少时间。赵构之所以对能够沟通天仙感到高兴,是担心天仙跑到金国那里去,不承认自己的皇位,如果真的是那样,自己皇帝肯定就当不长。

返回